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暑期返乡支教 学子回报家乡

皖南晨刊 2017-07-19 01:03 大字

暑假,大学生们纷纷投入暑期社会实践浪潮。

在郎溪县毕桥镇毕桥中学,入驻了一支特殊的实践队伍,他们以本地大学生为主力,为家乡的孩子们开创首个素质教育“实验田”。

毕桥骄子,组建安师大支教团队回家乡

近日,记者来到毕桥中学时,安师大“全心全意支教团”正组织五、六年级的孩子进行演讲比赛。教室外,参观的家长们连声感叹,“这里的学习环境很好。”“暑期让孩子在家里瞎玩,特别容易出危险,送到这里来既可以指导暑假作业,还可以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该支教团团长彭遥,就是从毕桥走出去的农村学子。他表示,在之前的社会调研中发现,从乡镇学校考入大学的同学,在先天能力与学习成绩方面,与城市里的孩子几乎没有差别,唯有综合素质与人格自信方面差距较大,所以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决心全队深入乡镇开展素质教育和拓展训练。

据了解,除了团长彭遥外,还有几名骨干成员同样来自郎溪。暑期,他们的素质教育训练,主要包括科普常识教育、生理卫生教育、课外拓展训练,以及个人素质提升等方面。如果今年的社会实践效果比较理想,安师大将与毕桥中学及乡政府,在此合作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每年寒、暑假定期派驻支教团队,在此开展素质教育与拓展训练。

酷暑难熬,同甘共苦回报家乡父老

毕桥中学李锦老师告诉记者,他们早在暑假之前,就与毕桥中学以及当地政府进行了详细磋商,最终,5至6年级学生招收40名,初中生招收40名,并且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层次,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

“支教团14名成员,他们返乡支教,条件艰苦,很令人敬佩。”据毕桥中学总务处工作人员介绍,队员们住在大教室里,没有空调、没有冰箱,也没有卫生间,一些队员被蚊子咬的受不了,就干脆在走廊边架个帐篷。一名郎溪籍的队员告诉记者,每天的日程安排很紧,白天开展各类教学工作,晚上要做第二天的教学教案,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夜里两三点,而且轮到值日的队员,还要为其他队员做饭洗衣。“基本上顾不上天热。”

“我们这些从农村走出去的孩子,难以忘却思乡之情,希望感恩回馈家乡。”彭遥与另一位郎溪籍队员告诉记者,他们都是教育专业的学生,随着基层社会实践的深入,他们逐渐勾勒出自己未来就业方向——“坚守教育、关注农村”。

新闻推荐

飞鲤镇:危房改造助力脱贫攻坚

郎溪讯(朱媛媛虞一玲)郎溪县飞鲤镇塘埂村的低保户余克清原来居住的老房子是传统的砖木结构,墙面主体开裂,漏雨渗水,腐朽严重,整体性和抗震性都比较差。如今,他家的危房已经全面拆除,按规定在原地基础上盖...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