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860户居民的选择

宣城日报 2017-04-22 06:00 大字

阳春三月,走进郎溪县第一联合圩下半部,一条宽达8米的大堤出现在记者的面前。谁能想到,仅在半年多前,这里又是另外一番场景:大堤上全是民房,宽度只有3米多,只能容一辆车通行。

时间回到2016年。当年汛期,多年罕见的洪涝灾害侵袭郎溪县,事关城区安危的第一联合圩也是险情频发:下半部滑坡32段6500米、渗漏13处3000米……

灾情就是命令。当地紧急组织进行抗洪抢险,但当时第一联合圩下半部路难走、车难行的现状以及薄弱的堤防,给当时的抗洪抢险带来了巨大的难度。最终,经过党政军民齐心协力,艰苦卓绝的奋战,第一联合圩转危为安。

洪水退却,但如何避免下次洪水来临之时不再出现同样的情况。郎溪县建平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安排水利站工作人员对水毁现场进行取证,根据水毁水利设施情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方案,及时进行修复。

与此同时,郎溪县也启动了第一联合圩三岔段除险加固工程、第一联合圩下半部朱候段除险加固工程、城西站扩容改造建设项目、南北撇洪沟综合整治建设等四个重点水利设施项目,这些项目全部位于建平镇境内。

项目建设,必然面临征地拆迁。但第一联合圩下半部的大堤上此时仍有860户居民,只有做好他们的异地搬迁工作,后面的项目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完成了这些居民的异地搬迁工作。”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建平镇三岔村党总支书记左从贵仍然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去年9月20日动员会召开以后,工作人员就立即投身紧张的征迁工作之中,为的就是早日完成征迁,早日开始堤防的除险加固工作。

可开始工作进展的并不顺利,一些居民因为种种原因对异地搬迁并不理解。面对困难,左从贵等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号召大家以大局为重,支持搬迁。

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带头。三岔村杨西村民组组长汪守庆第一个站出来,带头签订了协议,拿了补偿款,到新发镇东夏社区买了房子。现在的他,每天都要骑10多分钟的电动车到田里干活。在党员的带动下,群众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全力支持异地搬迁。“原来计划2个月,我们村仅用了15天就完成了439户居民的协议签订工作。”左从贵骄傲地告诉记者,工程施工期间,当地居民也是全力支持,无论是占了菜地还是鱼塘,都没有要求赔偿一分钱。

与此同时,涉及征迁的建平镇朱候村异地搬迁工作也进展顺利,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村内的居民全部签订了搬迁协议。为了支持水利兴修,这860户居民舍小家、顾大家,无怨无悔地搬离了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

干群同心,其利断金。征迁工作的顺利完成,也让第一联合圩三岔段除险加固、第一联合圩下半部朱候段除险加固等工程进展顺利。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堤身加培、填塘固基等工程已基本完成,预计5月完工,以确保安全度汛。

“今年,15.5的水位没问题。”如今,站在宽阔的大堤上,左从贵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映山红”赏花节好戏连台

以花为媒宣传静界姚村,以节会友发展全域旅游。4月8日至18日,郎溪县姚村乡首届“映山红”乡村赏花节活动如期举行,期间推出的主题活动有赏映山红花、民俗展演、诗歌朗诵会、书画作品展及宣石砚作品展...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860户居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