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郎溪:无校籍管理助推教育均衡化

宣城日报 2017-04-14 06:01 大字

本报讯 为应对城市化进程和教育布局调整步伐加快所产生的诸多问题,盘活教师资源,进一步激发教师活力,郎溪县在前一年试点的基础上,从2016年下半年起全面推行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全县33所中小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与县教师管理服务中心签订2132份人事聘用合同,教师由原来的“单位人”转变为“系统人”,教师队伍从“身份管理”转变为学校岗位“合同聘用”管理。

据悉,改革方案按照“两型、三级、四类、五区、六统”的思路进行整体设计,将学校分为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两个类型,政策待遇向农村倾斜,农村教师进城必考;学校编制和岗位实行学校、学区、教师管理服务中心三级统筹管理;农村学校根据偏远艰苦程度分四类标准实施生活补助;全县划分五个学区;对人员、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职称评审、岗位晋升和工资待遇六个方面进行统筹管理。

根据改革实施意见,县编办只管编制总量,每年暑期教师交流轮岗人事变动由“事先批准”改为“事后备案”;人社控制岗位总量,职称评聘不再按学校为单位进行,在全县岗位职数总量由主管部门统筹评聘并报人社实时办理更新。教育主管部门每学年根据生活补助类型做出经费预算报财政部门核准发放。该县还专门成立了县教师管理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改革事务性工作。

具体工作中,县教师管理服务中心首先根据办学规模和学生数变化动态,核定各校人员和岗位数。各校确定岗位设置,并形成竞聘上岗方案,通过两层审核批准后在校公示。以校长为组长的竞聘工作组组织竞聘,确定聘用和落聘人员,上报县教师管理服务中心。根据各校上报的落聘人员,县教师管理中心组织学区内成员学校负责人协调二次竞聘。二次落聘的教师由县教师管理服务中心在全县平行学区内协调推荐上岗,试用期3个月。统筹调剂后仍不能上岗的由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培训学习。培训不合格、试用期考核不合格或不服从教师管理服务中心岗位安排者,予以待岗。

经过两年的摸索,改革给全县教育管理带来明显效果。据介绍,竞聘上岗使教师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学校管理中“工作难干、教师难管”局面悄然改变。2016年,通过布局调整、交流轮岗、转岗分流、城乡联盟、支教帮教走教等形式,郎溪县共交流教师215名,交流轮岗人数为专任教师数的11.4%左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资源校际不均衡问题,缓解了教师结构性缺编矛盾。

结合改革措施,该县完善出台了四项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借助改革契机,该县还指导学校结合学生数、班级数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定位、按需设岗,提前规划,对学生数过少的学校,如幸福中学、幸福港口小学、涛城二小和东夏学校初中部等,成功将其撤并、停办,并圆满完成了教师和学生分流工作,有序推进了该县教育布局调整。

下一步,郎溪县将加强县教师管理服务中心建设,使其能充分发挥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职能,实行全县教体系统的岗位统筹工作,并将顺势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巩固提升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成果。(本报记者 谭艺莹) 

新闻推荐

王少学: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守

近日,笔者走进郎溪县建平镇汤西底,徽皖风格的房屋设计、花红柳绿的乡村环境让原本破旧的村庄焕然一新,整洁的广场、宽阔的道路,一幅美不胜收的现代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据了解,汤西底美丽乡村建设于20...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