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乡镇“快递小哥”的苦与乐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6-08-19 00:00 大字

近年来,随着网购的红火,快递也成了个热门行业,不经意间,市区的大街小巷都会看到穿梭的快递小哥,一些小区的门卫室里也每天都堆满了业主收取的快递。然而与市区相比,乡镇的快递业就少了这分热闹,更多的是没有不行、有了却火不起来的尴尬。

成本的压力

“我搞乡镇快递已经3年了,虽然今年的收件渐渐多起来,但除去成本,一家人的收入也就三、四千一个月,实在难以维持。”说起经营乡镇快递的艰辛,朱伟有太多的心酸。

朱伟目前经营郎溪县涛城镇快递服务中心,26岁,虽然大多数快递企业已经进驻他的涛城镇快递服务中心,但每天他要开着面包车往返县城一次,平均每天派件150多件,收件只有10件左右,店里加上朱伟的妻子与舅舅,总共3个人,平均每个人的收入只有1000多一个月。

“我们给快递企业派送乡镇的快件只能有1块钱的派送费,平均每天40多块钱的运输成本,我们基本没有什么钱可赚。现在在路上跑,还要求我们重新换成箱体式小货车,我们经营快递3年的钱也买不起一辆小货车啊。我老公晚上忙完还要去摆地摊卖服装,真的很辛苦!”说起这个快递服务中心的经营,朱伟的妻子也道出了内心的无奈,眼睛里流露的是对老公的心疼与关心。

经营不稳定

相比成本的压力,朱伟更担心的是经营的稳定。“其实从去年开始,我也在考虑如何转型,将我们这个服务中心叠加更多的网上代购、代卖等功能,在镇里、村里培养更多的人学会使用电脑购物,这样我的快递业务也会多起来了,但最让我担心的是有些企业不愿意与我签订长期的合同,基本是一年一签或半年一签,有些即使签了合同,也会找其他的人代理收发件。 ”

朱伟的规范化快递服务中心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入驻,但有少数快递企业在涛城镇找了超市经营者或者是菜贩来代理当地的快件收发,这些兼职的代理者有时会随意定收件的价格,任意压低价格,导致朱伟正规的快递服务中心收件逐渐减少。

“如果企业都能全部入住我的服务中心,有个比较长期的合作关系,我愿意将我的网点打造成更加标准化的网点,让乡镇的人有更加规范、便捷的快递服务。 ”

谋求新突破

“老板,寄几盒茶叶! ”刚说着话的时候,进来了一个顾客王先生要寄当地的特产白茶到上海,于是我们跟王先生聊起了朱伟的快递服务中心:“朱伟平时对人热情诚恳,快递服务也很规范,我们这里做小生意的都愿意跟他合作,只不过我们镇里的电商普遍做的不大,兼职搞搞的比较多,乡镇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守的老人孩子用电脑的机会很少,电商与快递的生意不是很好做。 ”

客户的认可与农村的前景,是朱伟还在咬牙坚持的原因。 “每天有乡亲会来我这里咨询代购的事情,有时我给他们代购是不收钱的,都是乡里乡亲,在经营快递与代购的过程中,我也认识很多朋友,大家对我的认可给了我继续经营下去的勇气,而且现在农村人对网购也有一些认识,有些家里有土特产的也迫切希望能通过网络卖出去,我相信以后的农村市场还是非常不错的。 ”

现在,朱伟也在积极谋求转型,正寻求与电商合作,做一些电商培训业务,培养周围的百姓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商与网购,并在服务中心叠加了土特产代卖等业务,他希望能通过销售土特产提升乡镇快递业。

(李海宝)

新闻推荐

湖光山色,古道绵长,姚村坐拥“一山两湖”——皖东南佛教名山石佛山、天子湖和红旗湖,湖山辉映之间有古商道绵延,有红色遗址,有美丽乡村,更有令人挥之不去的乡愁——姚

本报记者张敬波本报通讯员王祖清姚村乡是宣城市郎溪县里唯一的山区乡,初冬时节,从宣城市区出发沿着国道驱车向东,一路上并不见多少冬日的萧索,反而入目的都是山青水绿、田园民居,更有竹林青青、溪...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