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亲爷和小姨夫

今日广德 2016-01-08 23:18 大字

安宁

故乡小镇上有两户人家,因了沾亲带故的缘由,我称两户人家当家的分别为“亲爷"和“小姨夫"。

之所以把亲爷和小姨夫写在一起,是因为他俩都与那个年代有关,都与那个年代所谓的“投机倒把"有关。

记忆中,亲爷高大魁梧,嗓门洪亮,腮帮上肉嘟嘟的。私下里,我常把亲爷看成《水浒传》中的蒋门神,当然,这对亲爷是很不尊重很不礼貌的。能记事起,便觉得亲爷好像没有职业。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里,他似乎做着小鱼小虾的营生,维持着全家的生计。六十年代初,市场管理严了,小镇上经常开展打击投机倒把的活动,这对亲爷很不利。当时,食物匮乏,但江浙一带似乎好得多,副食品也有得卖。亲爷瞄准了这一“商机",每每下长兴、湖州,带回一些“散芝糕"之类的副食品。“散芝糕"又香又甜又脆,很受小镇上孩子们的欢迎。尽管亲爷不是明目张胆地卖,但还是被打击投机倒把的知道了。一次,在小镇汽车站把亲爷逮了个正着,副食品自然全部没收,亲爷也挨了狠狠的批评。事后,亲爷总结经验,再也不在故乡小镇上下车,而是选准汽车班次,把返程票买到十字铺站。十字铺距故乡小镇约20里地,隶属郎溪县。自那以后,车过小镇不停便罢,若有人下车短暂停车间,亲爷便把破棉袄搭在头上,伏在前排的椅背上呼呼大睡。小镇上打击投机倒把的工作人员也曾在小站上等候,几次未果他们也就没了兴趣。而亲爷在离小镇20里地的十字铺下车后,便优哉游哉地回头向分界岭、向故乡小镇荡去。待慢慢荡到家,天黑了,人货俱平安。第二天,有“散芝糕"的消息便会在一帮孩子间迅速传开。后来,在六十年代末期,在“我们都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洪亮口号声中,亲爷举家到了农村。

小姨夫据讲是小镇上某单位的会计,后来单位上的小猪死了,说是与他有关,于是降为普通工人。再后来,他与“小姨"分了手,而两个孩子则跟着他。再后来,他一人下放了。在生产队里,他实在不会做农活,于是队里便同意他缴款买口粮。为了生计,也为了两个孩子,小姨夫学会了炸麻花、炸油条、炸兰花豆。个头不高但不乏精明的小姨夫深知市场管理很严,所以从不在小镇上买油货,他把目光锁定在白茅岭农场那些改造人员的身上。白茅岭农场位于当年去杨杆乡不远的白云山附近。小姨夫总是头天炸好油货,次日一早挑着一担稻箩出发,在农场附近的松林里等着,那些改造人员在农场劳动,相对松散一些,趁着歇畔的机会,他们迅速溜到小姨夫身边,要不了多一会,箩筐里的油货便会十去八九。到了下午,小姨夫则有意识慢慢腾腾地晃荡着一担稻箩,沿小路、过短桥,黄昏时分悄悄地回到家中。小姨夫如此营生似乎很长一段时间,虽辛苦,但他不显山不露水不串门不上街,倒也平平安安。

而今,亲爷和小姨夫早已不在人世间了。黄昏,特别是有些个让人伤感的黄昏,枯坐乱想,我偶尔也会想到他俩,想到他俩若是和子女一起步入了今天,那该会怎样呢?

新闻推荐

郎溪讯梁鸣上午郎溪县城管执法局查处一起私自运送

郎溪讯(梁鸣)7月30日上午,郎溪县城管执法局查处一起私自运送、乱倒建筑垃圾的违法行为。该县城管执法队员在当日上午的巡查中发现,一辆无车牌的手...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亲爷和小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