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植根传统 精心打造

皖南晨刊 2017-12-27 16:43 大字

洪震,绩溪人,1966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会员,宣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绩溪县书法家主席。

获中书协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入展,两次安徽省文联、安徽省书协“我们的沃土、我们的梦”书法展优秀奖,中国书坛第八届新人新作展入展,安徽省第二届隶书展入展。

第八届新人展征稿启事公布以后,围绕着如何参加本次展览投稿,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和准备:

一、内容为先 选择什么内容作为投稿至关重要,我从《汉书》、《后汉书》、《文心雕龙》、《世说新语》、《古文观止》等书籍中进行查找、筛选,最终选定了《古文观止》中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作为投稿内容。在当前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的大形势下,重温学习魏征的这篇奏章,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一大批像魏征这样敢于直谏、刚正不阿的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时代呼唤着魏征这样的名臣,文章内容切中时代主题,把握时代主旋律。

二、如何取法 这篇文章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必须选择正体字的书体来书写。我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汉隶“礼器碑”作为取法,以体现庄严、方正、整敕、严肃及庙堂气象。

三、何种形式 因为是奏疏,我选用黄色粉彩纸作为投稿用纸,以便掌控笔墨,黄色是体现高贵、严肃、至尊的色调。文章正文有372个字,在形式上宜采用六尺四条屏为宜,正文有行有列,整齐方正。

四、逐字打磨,形成初稿 认真阅读创作内容,遇到不会或拿不准的字,查阅《隶字编》大字典,扣准文字用法,弄清所有疑难字的准确写法,在打好格子的作品纸上形成初稿,完成后悬挂上墙,首先审视有无漏字、错字,其次揣摩字的大小、长短、呼应、顾盼、欹侧、枯湿等,同时将作品拍成照片,微信发给老师、同学们,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对调整处做好标记,以便心中有数。一幅作品就是在不断反复的修改中完成的。

五、放松心情,自然书写 书写定稿前几天,不断地临习《礼器碑》,意在捕捉《礼器碑》秀丽典雅,痩劲刚健的特征,以便在定稿时将古法更好地渗透到作品中去。依据修改好的初稿,放松心情,力争自然书写,经过约5个小时,通篇一气呵成。

六、如何落款 隶书作品的创作落款,我作了创新,用小字隶书落款。正文有行有列,落款有行无列,作品正文与落款一大一小,一正一奇,一收一放。落款内容还介绍了魏征的生平事迹,引用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一经典名句,也是从古至今如何做人治国执政的理念。作为执政党,必须要有“载舟覆舟”的忧患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做官先学会做人。

七、如何盖章 投稿作品引首章,与六尺竖式相吻合,我盖了“与古为徒”扁长形印章,落款文后印章一阴一阳。小字落款上方虽留有空隙,仍未矜印,留有空白。三方印章,宁缺毋滥,整幅作品完美、和谐。悬挂满意,镶上线条,然后认真按照征稿启事要求,填写相关信息,用快递寄出。

通过参加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让我再次确信书法创作,特别是参展投稿作品,不能采取跟风的做法,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真知灼见,必须要植根传统,依托经典,精心打造,才能创作出有质量的佳作。

总之,作为一名书家,必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活在时代、了解时代、把握时代、讴歌时代、引领时代。打造一幅优秀的作品,除了技法的娴熟以外,还需要在选题、取法、形式、落款、矜印等环节予以重视,往往细节决定成败。

新闻推荐

电力线路融冰演练

检查线路覆冰现象清理线路宣城市南部山区冬季电力线路覆冰现象严重,国网宣城供电公司提前做好线路防冻融冰工作。12月20日,宣城公司在绩溪220千伏雄路变电站开展实战性融冰演练操作,利用移动式直流...

绩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绩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