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邂逅乡村 留住乡愁 改变气质
“这是一个迷你村庄,37户人家,百十口人;四面翠竹、云绕绿茶;春有油菜花黄,秋来野花飘香。拾阶而上,一派山野风光尽收眼底。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有一种充满生机的静谧,清新自然。”翻开凌兆兰写的“笆篱山的故事”,里面朴素却充满感情的文字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一篇刚刚开头的“山居笔记”,记录的是两位退休老人,回到久别的故乡,用赤子之心反哺故土,在绿水青山间,用艺术和生态理念改变和塑造乡村的故事。
不忘初心 老艺术家情系故土
2016年4月,位于皖南绩溪县扬溪镇的笆篱山村,迎来了一对老夫妇——72岁的凌军和67岁的凌兆兰。平静的山村,因他们的到来,泛起了层层涟漪!
笆篱山村距绩溪县城仅10余公里,距离著名的龙川也仅20公里,公路就从村口通过,交通便捷。但村民绝大部分都常年外出打工,村中仅有20多人留守。和那些游客云集的古村落相比,这里显得过于平静和空寂。
这里是凌军的故乡,少年时代,山间地头,曾留下他的足迹。退休之后,总不时地想起,要为家乡做点事。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寻找一种实现这个想法的方式。
凌军退休前,在旅游部门工作,因为在摄影艺术方面的造诣,还担任了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凌兆兰退休前是杂志主编,退休后许多时间都用在了画画上。可以说,艺术,是两个人共同的追求和标签。“为何不发挥自己的特长,把艺术嫁接到乡土,促进故乡的改变和发展呢?”终于,他们找到了最契合心意的方向。
亲力亲为 用新理念改变乡村
初来乍到,老两口租了个房子,又租了两亩地,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但他们回乡,并非仅仅为了养老,而是要给沉寂的山村带来改变。
若要改变,第一步就是要让村庄“活”起来。
村里有一个500多平方米的老村部,凌军把它租下来,花去几十万元,原来破旧不堪的老屋,被改造成了充满现代气息的“笆篱山乡村艺术空间”。一楼是多功能厅,有音箱,有投影仪,还有一个艺术品陈列馆,对所有村民开放;二楼则是展厅,用于展出艺术家们的摄影和绘画等作品。
老两口又出资买下了一幢民房,房前屋后栽花种菜,建起竹篱凉亭,地头装置太阳能灯,树上安放木头鸟屋;他们还将一些废旧物品加工成装饰品,随机摆放。平常民居,一下子面目一新。行游其间,颇有置身世外桃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味。
另外,凌兆兰买来红糖,制成环保酵素,分送给村民,用于栽培蔬菜;推崇自然农耕,所有作物,坚持不打农药……用这些行动,培养村民绿色环保的理念。
耳濡目染,村民在不知不觉间受到艺术的启蒙和环保教育。许多人开始认识到,看似平淡无奇的乡土,其实蕴藏着满满的魅力。
青山绿水让更多人回归自然
两位老人的努力,受到了艺术界朋友的热情鼓励,也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他们达成共识:青山绿水是根本,在此基础上,用艺术活动为村庄注入活力,进一步开发生态养生项目,引导人们亲近乡土,回归自然。
2016年10月,第一届《笆篱山乡村艺术节》成功举办,展出“雪花杯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获奖精品展”。今年10月28日,又举办了第二届笆篱山乡村艺术节,除了展出本村的木雕艺人洪秋松的徽派木雕作品,还特别推出绩溪县自然环境摄影家曹卫华和钱槟的《鸟人·鸟境》鸟类摄影艺术展,展示当地的生态美。
艺术节不仅吸引众多周边村民,还有省、市、县、镇很多人也专程前来观赏。省内多家企业还在艺术节上进行了慈善捐赠。
小小山村一下子文艺起来,也愈加焕发出活力。进村的桥洞,有艺术院校学生创作的艺术装置,村居的白墙,有了城市常见的手绘壁画。村里修成了主路,装上了路灯,到处整洁干净,让人舒适。短短一年。原本默默无闻的笆篱山村成了当地的一个亮点。
这一切,吸引了一家养生机构的关注,他们已经完成了初步考察,并租下了一幢老房子,准备借用这里优良的生态打造养生基地。目前,已经利用民宅,办了两个养生培训班。凌兆兰说:“这里有虫鸣鸟语,却没有蚊子,真是养生天堂。”
而城里来的孩子,则把这里当成自然乐园,流连忘返……
要做的事还有许多:疏通水系、植树种花、民宿改建、修建公厕……一件一件,凌兆兰都记在本子上,向主管领导提出建议,逐步推进实施。
老两口在微信里创建了“笆篱山振兴群”,把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拉进群里,告诉他们:家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希望他们把在城市里学到的经营管理理念、文明生活理念带回家乡,在家乡发展自己的事业。 记者 卓也 文/摄
新闻推荐
编者按民以食为天。在美食林立的城隍庙,特色美食自然不胜枚举,散布其中的各种美食让人流连忘返。而百味园作为城隍庙的人气爆棚食肆,自2017年5月1日开园以来,陆续引进了“化De了”笼虾馆、口袋食...
绩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绩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