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绩溪有个徽剧“娃娃班”

宣城日报 2016-08-16 00:00 大字

程雨欢正在化妆。顶高温练习基本功。除了排戏,练习唱腔也是一门主要功课。每个动作,每个表情都极为考究,小学员努力地揣摩着。表演。剧团第一男旦程锦祥和师姐程雨欢的表演装。上台表演前,黄元芳亲自为每一位孩子化妆。化完妆的孩子们兴奋地在一起合影。继续练功。面对教室墙壁上一些小前辈台前表演的画幅,对于小学员们来说,更是一种激励。

7月19日上午,在绩溪县实验小学的文体楼,一群身穿斑斓戏服、脸画飞挑蛾眉的孩子们,正专心致志地学习徽剧传统折子戏《贵妃醉酒》,一腔一调,有板有眼,身段舞姿童趣十足,窗外树荫里的蝉鸣伴着教室里传出脆生生的歌声,回荡在暑假宁静的校园中。

今年57岁的黄元芳是地道的绩溪本地人,目前担任绩溪县实验小学戏曲表演老师,2009年,唱了大半辈子徽剧的她成为校徽剧童子班的骨干教师,义务教授童子班的“娃娃兵团”学唱戏,如今已经坚持了8年之久。

黄元芳说,徽剧童子班于2007年开办,作为县里传承非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项目,近年来,每期学员均能维持在40人左右。

记者看到,在童子班的服装道具室墙壁上,贴满了小演员们的演出照,一旁柜架上摆放着厚厚一摞获奖证书,童子班的小演员们,先后获得了“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安徽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梨园宝宝秀(合肥站)”等国家、省、市各类奖项30多个,2015年11月,童子班还被省戏剧家协会评为“徽剧传授点”。

“这些平均年龄8、9岁的孩子正是学戏的好时候。”在黄元芳看来,这群“娃娃兵”们年龄虽小,但学起戏来毫不含糊,几乎没有请假的。

可说到将徽剧传承下去,黄元芳满脸忧愁。

程锦祥,已经读初一,越发繁重的课业让这个被誉为“绩溪第一男旦”的戏苗在徽剧的道路上不得不面临着抉择,是继续学习还是放弃?成为他的一个现实问题。和程锦祥一样,13岁的程雨欢作为黄元芳的“得意弟子”,从小学二年级时加入童子班学习徽剧。经过3年学习后,小雨欢在2014年3月参加第九届“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录像评比大赛,一举夺得小学组戏曲类金奖。可步入初中阶段的她,也几乎没有时间继续学习徽剧,只能抽空回班里看看。

回忆童子班的发展历程,黄元芳感慨颇多:“教孩子们学戏,还不能耽误他们的文化课,只能利用好寒暑假和周末。培养好苗子传承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从戏词唱腔到动作身段,从道具制作到化妆勾脸,从剧本排练到演出安排……她和童子班的其他老师都是手把手教导,孩子们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唱词身段,老师就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重复示范。

每年都会有一些“好苗子”因为家长担心耽误学业,或是自个儿吃不了一时之苦而中途放弃。“对于入了童子班的学生们,我希望一个都不少。”黄元芳无奈地表示。

程锦祥和程雨欢是童子班里两个“成功”的缩影。从小受爱唱戏的外婆熏陶的程锦祥,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吊嗓、压腿、练身段……经过四年的“科班”训练,在去年5月第17届安徽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中,小锦祥崭露头角,以一折徽剧《审乌盆》选段捧得银奖。可让人遗憾的是,如今,程雨欢已经考入省艺术学校,在舞蹈专业学习,她自己也无奈地表示:“现在重心都放在了跳舞上面,唱戏次数的确要比从前少了很多。以后也会从事舞蹈工作。”至于吃唱戏这碗“饭”,她笑着摇了摇头。

新闻推荐

家朋乡 开展创建“平安旅店”活动

绩溪讯今年以来,绩溪县家朋乡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旅店”(农家乐)活动,涌现出一批住宿、餐饮经营的“平安旅店”(农家乐),促进了旅游业健康发展。年,该乡接待旅游人数达万人次,同比增长%,实现安全无事故、零...

绩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绩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