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面貌 日新月异
新中国成立65年来,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集中体现在城市的发展、繁荣和城乡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上——
■ 本报记者 吴量亮
新中国成立6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安徽省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从城乡面貌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中,人们深刻感受到江淮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从不足一成到近五成,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两圈两带一群”加速构建
宽敞整洁的街道、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川流不息的车流、熙熙攘攘的人群、鳞次栉比的楼房、高耸林立的塔吊……如今,来到安徽任何一个城市,你都会看到这幅动人画卷。它,见证城市成长,尽显城市繁华,充分展现出60多年来安徽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飞跃。
回眸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5个年头,全省城市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美,富有现代气息,充满勃勃生机,如一颗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江淮大地,成为推动安徽奋力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自1952年国家撤销皖南、皖北行署成立安徽省以来,全省城镇化水平已从当年的7.6%提高到2013年的47.9%;城镇人口已从1952年的227万人提高到2013年的2886万人,是1952年的12倍多;设市城市数量从1952年的5个增加到目前的16个地级市。
城市间的区域融合不断加强,“两圈两带一群”的城镇空间结构正加速构建。今年7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函复省政府同意修订后的《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安徽省正按照确定的城镇化方针与战略,实施差别化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合肥都市圈、芜湖马鞍山都市圈、沿江城市带、淮(北)蚌(埠)合(肥)芜(湖)宣(城)发展带和皖北城市群建设,构建“集聚型城镇空间、开敞型生态空间”的空间利用格局,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生态良好、设施完善、城乡协调的城镇体系。
根据预期目标,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将达58%,城镇人口3900万人;203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70%左右,城镇人口5100万人左右。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如果把城市比喻成一个人的身体,那么道路、桥梁、公交、燃气、自来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就是城市的血脉和骨架。65年来,全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城市交通工具以人、畜力车为主;城市一般街道不足10米,多为土路和低级路面;行人过街只能横穿马路,市民夜间出行靠手电筒,垃圾露天堆放……建国初期,全省城市基础设施基本上是一片空白,1952年,安徽省5个省辖市共有城市道路257公里,铺装路面155万平方米,其中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仅占3%。
经过几十年的城市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36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市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如今,公交车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居民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城市公交不仅数量规模迅速增加,技术含量、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也有了显著提升。
全省一大批城市道路、污水和垃圾处理、公交、自来水、天然气、园林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和环境设施项目相继建成使用,显著提高了综合承载能力,增强了城镇的聚集和辐射功能,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截至2013年底,全省设市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9.97平方米,燃气普及率96.4%,用水普及率约98.58%,城市污水处理率95.96%,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8.6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7.53%,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35.4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46平方米。综合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市民生活更方便、更美好。
今年初,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全省各地正以“增加绿量、提升品质”为主线,着力构建分布均衡、结构合理、环境优美的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这将进一步改善城镇环境面貌,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从脏乱差到展新颜,美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乡村游让市民更向往
“过去,拼命要离开农村;现在,没事就想来农村。 ”与共和国同岁的铜陵市民王为民大叔一句话,道出了60多年来乡村生活的巨变。以往是“落后”“脏乱差”代名词的农村,如今已成为城镇市民的向往之地。
近年来,安徽省以规划为突破口,把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规划,打破二元地域分割,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各地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战略,促进城乡信息互通、城乡要素互动和城乡产业互补。同时,全省各地以农村危房改造、清洁工程等民生工程为抓手,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力度,扎实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特别是2012年安徽省作出建设美好乡村的重大决策以来,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环境和面貌焕然一新。去年底,全省1710个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规划完成,586个重点示范村基本建成,全省已涌现出一批美好乡村典型示范村。
各地在建设美好乡村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保护好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持续改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全省各级各地特别注重自然资源利用和历史文化传承,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目前,全省已有65个传统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228个村入选省首批传统村落。黟县卢村、绩溪县仁里村、歙县郑村等一批保存良好村落格局和大量珍贵历史建筑的传统村落,通过保护传承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一条条道路延伸开去,一座座桥梁飞架南北,一盏盏灯火点亮山乡僻壤……数千万江淮儿女正用勤劳的双手,让城乡旧貌换新颜,继续描绘着安徽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化工业强省和生态强省挺进的新宏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周明助)“祖祖辈辈全靠种地生活,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到老了还能享受政府每年1560元的奖励扶助,老伴也有。这笔钱可帮大忙了! ”日前,绩溪县家朋乡幸福村的章大爷看到汇入“一卡通”的钱后...
绩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绩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