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孕育了国粹京剧。当下,如何解决传承发展的问题——伏岭徽剧期待今朝“有戏”
■ 本报通讯员 金婷婷本报记者 张敬波
绩溪县伏岭镇是徽剧的发源地。当年,徽班把徽调带到全国,为适应各地审美趣味,吸收当地声腔,多有演变。但流传于徽州的徽调,至今原汁原味。解放后,徽调徽戏被命名为“徽剧”。从本世纪初开始,徽剧的传承引起多方重视,但其濒危现状仍不容忽视。
来自发源地的忧思
在徽剧形成的过程中,徽商起到重要作用。历史上的伏岭人口稠密,山高水深地少的地理环境,迫使当地人从小就背井离乡,外出经商学艺。往往在三十岁左右,很多人便有了较为丰厚的家底。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句俗语是对徽商萌发的真实写照。
三十岁,对于伏岭镇伏岭村的男丁来说是个重要的年纪。这一年的春节,村里所有年满三十的年轻人将一起庆生,也就是村民口中的“值年”。伏岭人喜欢看戏,在外的年轻人很容易接触戏曲,遇到好的剧本,就会想到带回家乡。值年时,所有的值年人将共同谋划一场供全村人观看的“晚会”,他们会把带回的戏文和戏服交给村里的艺人进行表演。年复一年,全国各地的戏曲形式滋养了伏岭的地方戏。明万历年间,昆曲传入,伏岭民间艺人在演唱昆曲时,融入本地剧种演唱技巧、风格,逐步发展形成既有昆曲韵律美,又有弋阳诸腔通俗美的本土剧种。
“锣鼓响,脚板痒”,这句俗语形象表述了徽剧在伏岭群众中的文化艺术魅力。但随着人们娱乐活动的多样化,多数戏曲都面临着观众减少的局面,徽剧也一样。 “现在年轻人喜欢徽剧的越来越少了,连值年也不是很受重视了。 ”老艺人邵千峰说,现在的年轻人值年就像是完成一个任务,仅仅是把村里的老人请出来,让他们帮忙办一台让村民高兴的“春晚”。
今年“值年”策划人邵灶模告诉记者,当时他安排了两个小时的表演,其中徽剧只有20分钟:“徽剧是伏岭的传统,不能没有;但是也不能长,长了也没人看。 ”
抢救老字号的努力
在邵氏的支祠文绣公祠,邵在春正在阁楼上细致地整理戏服。祠堂阁楼十分简易,木质的楼梯踩上去嘎嘎作响,阁楼的闷热让这位70多岁的老人汗流浃背。他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保管戏服了。
伏岭村的戏服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每件戏服上都记录着时间和值年人的名字。记者随手拿出一件,上面便写着“宣统三年”的字样。邵在春告诉记者,村里的戏服分两个地方管理,他手上有230多件,最早的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记者看到,祠堂的天井下摆满了服饰配件,琳琅满目,令人怀想。邵在春说,每年6月,他都要把戏服拿出来洗洗晒晒,才能安全度过梅雨季。 230多件戏服,他请了两个裁缝,干一整天才能全部清洗熨烫完毕。
“我这么多年保管戏服都是义务劳动,但是请裁缝是要花钱的。 ”邵在春说,而这个钱则是从每年值年人出的值年经费中出。 “保存戏服和道具,都是值年人出钱,光清洗每年就要花掉好几百元。 ”邵灶模说,“我搞徽剧是凭兴趣,但是首先要养活自己。 ”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他并不太懂得有关徽剧意义的大道理。
如今,徽剧虽然是伏岭镇乃至绩溪县的一块老字号“招牌”,但是地方财政有限,让他们并不能过多投入。传统戏曲日渐式微,是诸多有识之士不愿看到的景象,面对资金的困扰,伏岭镇中心小学依然在坚持办班;逢年过节,镇上的文化活动依然少不了徽剧。邵千峰说,他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伏岭徽剧,关注这个古老戏曲的文化价值。
徽剧童子班的未来
“现在村里搞徽剧的,我最年轻。 ”今年59岁的邵灶模说,10年前,伏岭成立了有20多名徽剧爱好者参加的复兴徽剧演习社,红火一时,“演习社现在几乎没什么活动了,只是有演出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召集几个人,搞上一出戏。 ”现在这20多名社员,有不少都在外地,留在镇里的并不多。
2001年,为了保存和传承徽剧,伏岭镇的徽剧童子班成立。 “童子班的学生都是以中高年级为主,多数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挑选。 ”伏岭镇中心小学校长邵本栋说。今年徽剧童子班有学生37人,其中18人是刚刚进班的新人,而这18人中,还有来自二年级的小学生。 “好苗子难找啊,其实唱戏越早越好,越早培养越好,三年级的学生年纪已经大了点。 ”作为徽剧童子班聘用的老师,邵灶模今年与学校一起参与了挑选新人的任务。今年伏岭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只有240多人,比去年减少了近20人,学校学生人数的减少也让他们的选择范围缩小。邵灶模告诉记者,几乎没有找到过资质特别突出的学生。参加徽剧童子班的学生几乎都会坚持学习徽剧,但是到了六年级,绝大多数的学生会退出徽剧童子班,去参加普通中学的入学考试。进入中学阶段,学习徽剧的时间就更少了。 “有些爱好徽剧的学生,会自己坚持学习,参加一些演出。 ”邵本栋说。
伏岭镇的徽剧童子班一度被认为是传承徽剧的一项有力举措。邵本栋觉得,孩子们的天分很重要,但能拥有一个鼓励、倡导学习传统文化的大环境同样重要。
古老徽剧(资料图片)伏岭镇保存的宣统年间的戏服。
本报通讯员 金婷婷 本报记者 张敬波 摄
新闻推荐
面对古民居保护资金匮乏难题,绩溪县试水电子商务与古民居保护“联姻”,探索皖南古民居保护新路子——■ 本报记者 张敬波本报通讯员 金婷婷10元钱,一碗牛肉面的价格,却可以为保护古民居出一份力...
绩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绩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