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选择了一个难度大而沉重的历史战争题材
2014年2月,绩溪籍青年作家纪五林的长篇小说《迪特玛的眼泪》由安徽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著为绩溪县首部长篇小说,值得一贺。
2011年接读这部书稿,当时便让我小吃一惊。年仅23岁的作者仅凭二战历史上荷兰威斯特伯克集中营,定期将犹太囚犯通过铁路押送至欧洲其他的集中营进行屠杀,押囚列车也被形象地称为“死亡列车”的这一段史料作背景,创作出一部长篇,虽非空穴来风主观臆想,但仅凭这,就能成为一部“活”起来的关于二战的新小说?
和当下大多数青少年作者写快餐式的网络小说不同,纪五林选择了一个难度大而沉重的历史战争题材来写,实话实说,当时我是带着审慎甚至质疑的态度来品读的。然而,待两遍读过,我心头的乌云散去,晴空亮起,不禁为这部别样的小说击节叫好起来。
我的先乌云后晴空,皆因二战。众所周知,仅在西线战场,其史料就浩如烟海,就已面世的文学作品中小说而言,也是汗牛充栋。举凡国内读者较为熟悉的便有美国的《诺曼底登陆日》、《战争和回忆》、《战争风云》、《五号屠场》、《第二十二条军规》、《兄弟连》等等;苏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青年近卫军》、《静静的顿河》等等;此外如《辛德勒名单》、《铁皮鼓》、《蟹行》也广为人知;尤以1959年,一部《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甫一面世,便成为全世界最畅销的反映纳粹德国历史的巨著,作者威廉·夏伊勒,生于美国,是著名的驻外特派记者、新闻分析员与世界现代史学家。小说精美绝伦地记述了被希特勒称为“千秋帝国”而实际上只存在了12年的第三帝国从兴起到覆灭的全过程。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国在人类历史上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灾难,留下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二战,使六千万无辜的生命死于非命,经历战争惨剧的人们,在难以抚平精神创伤中开始对在战争冲突下关于生命意义的反思。我认为以往关于二战题材关于西线战事的小说,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主要集中在苏联和美国两大作家群体和其作品数量上。总体上讲,前者高扬英雄主义、爱国为家情操、民族精神,主题格调呈现激情与高昂;后者则淡化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力写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异化,主题格调呈现出冷峻与低沉。而在东线,以中华民族反日本法西斯为主体力量,八年抗战浴血奋战,涌现出我们熟悉并深受教育的小说如《烈火金刚》、《苦菜花》、《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荷花淀》、《长江万里图》等等一大批。其作品格调基本上接近前苏联:强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
二战的硝烟散去迄今近70年,文学上关于二战题材的作品却一直在悄然生息,风格也日呈多样性。当没有亲历战争的新一代作家崛起,凭借高学历和发达的资讯以及强大的媒体,拥有了比前辈作家更多更广更深的关于二战的文献资料和文学作品与理论作品的支撑,他们力图创作出迥异于前辈的关于二战的作品来,从这个角度来看,纪五林这一新生代作家的创作、探索及挑战,很值得玩味。我在读完《迪》后,与作者有过几次深谈,主旨聚焦“人性主题”。当代人,已经不能满足于在小说中观摩、学习、领略那场关于战争的历史真相的纪实描绘、宏大主题的叙事和残酷、激战情节的推演——老实说,这一切,前辈作家在作品中几乎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当代作者,绝大多数是氤氲在和平、幸福、博爱的氛围之中的新一代,描绘战争中灵与肉的厮杀、坦露人性与兽性的异化,剖析在战争梦魇中人性的扭曲、创伤和再造,成为当下新锐作家的灵魂拷问。关于此方面,纪五林的探索和创作,很有开拓性的意义。出版社方面也给予肯定、赞同。
新闻推荐
绩溪讯(周明助 叶静)年仅15岁的欢欢,不幸患上了白血病,正当他的家庭为治疗费一筹莫展时,他所在辖区的绩溪县华阳镇杨柳社区居委会,联合社区关工...
绩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绩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