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马头墙头下的“徽州墙头画”

黄山晨刊 2014-02-11 19:21 大字

□ 许道宝

保存比较好的徽州古村落处处是景,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幽幽小巷,深深庭院,精致古宅,如黛远山,整个村庄散发着古朴的神韵,村在山中,屋在林中,人在画中,好一幅“天人合一”的绝美画卷。尤其是画在这些老宅门楼、墙角、窗檐、墙壁上的花鸟、山水、人物图画,正在讲述着一段无徽不成镇的历史、一个引人深思的寓言、一幅乡间美景,它的神秘、厚重,让每一位前往探究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为之深深的着迷。笔者老家绩溪县磡头村就是老徽州有着较大影响的古村落之一。由于该村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加上村中房舍建筑结构独特,被人称为“徽州古建筑的明珠”。也正因为此,在笔者儿时留下的记忆里,就有“家家墙头无不画”的印象。“徽州墙头画”是与徽州砖雕、石雕一样同属用于墙头装饰的一种表现方式,是种特色的徽州文化。最近,“徽州墙头画”被列入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就是最好的证明。

由于“徽州墙头画”依附于民居而存在,但能保存超过数百年以上的徽州民居目前却在逐年减少,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加上“徽州墙头画”是室外艺术,历经几百年的风吹雨打,民居上的石灰膏都已经风化、剥蚀脱落,画在石灰膏表面的壁画作品基本剥蚀殆尽,因此,“徽州墙头画”起源于何时,尚难以考究。相比于砖雕,“徽州墙头画”具有易退色和随墙皮剥蚀脱落的弱点,因此,一些富商兴建的考究民居除了在马头墙的一些部位用墙头画装饰外,在墙罩等重要部位都用砖雕装饰。由此推测,“徽州墙头画”的应用可能早于砖雕。

“徽州墙头画”依附于徽州建筑而存在,而徽派建筑始于晋唐,倘若“徽州墙头画”与徽州建筑同生,那么,其历史的悠久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徽州墙头画”的出现应与三次大迁徙有关。徽州土著为山越人,属未开化民族,为避赋役,深居山野,居住以草棚洞穴为主。自两晋至两宋,在历史上有三次人口大迁徙来徽州定居,即两晋之时“永嘉之乱”时的第一次大迁徙,唐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连年战乱时的第二次大迁徙以及两宋“靖康之乱”时第三次大迁徙。三次大迁徙使中原的皇亲贵戚的士族入落徽州,聚族而居形成了一个个以族姓命名的村落。而这三次大迁徙也为徽州墙头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迁徙定居的同时带来了中原贵族的工匠和建筑风格,有了徽派建筑,才有了徽州墙头画的载体。加上三次大迁徙而来徽州定居多是贵族,带来大批匠人、士大夫,他们把壁画技法一并带入徽州。还有一种是民间画工,这一类画工主要是壁画作者,他们为各地方的官厅、墓室、宅院等绘制壁画,地位不高,不见记于史籍,被视为工匠。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雄厚的财力促进了新安画派、徽州篆刻,徽州版画蓬勃发展,从而进一步带动了“徽州墙头画”等各种民间艺术的整体繁荣。

“徽州墙头画”内容丰富,并从开始的以反映儒家思想为主的教化性人物题材,向山水、花鸟、竹石等多元化题材发展,戏剧故事、山水楼台、花草虫鱼、人物禽兽各得彰显。尽管“徽州墙头画”内容丰富,但一般色彩都极为单调。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受封建专制的影响,如在明清时期,民间的住宅建筑规模是有限制的,不准使用各种金碧辉煌的色彩和装饰;另一方面是便于操作的原因,由于“徽州墙头画”绘制属于高空作业,带着多种颜色上房架不仅不方便,而且会增加绘画人的危险性,所以,“徽州墙头画”基本上均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文革”期间,在破“四旧”的逆风之下,不少房屋的主人为了不招惹麻烦,不得不将具有孺家文化和没有政治色彩的花草虫鱼之类的墙头画上刷了石灰浆,取而代之的则是喷红漆的毛主席头像和“忠”字,有的则以“红卫兵闹革命”的画像代替了传统的“徽州墙头画”。

近年来,随着徽文化研究的深入,徽派建筑在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包括被划出徽州的绩溪、婺源等在内老徽州地区均形成了保徽、建徽、改徽的热潮,一度中止的“徽州墙头画”也重新跃上了“马头墙”,成了徽派古建筑的精美点缀。在上庄镇的文化乐园的“文化墙”上,一幅幅久违的带着灵性的“徽州墙头画”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相信,“徽州墙头画”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这一曾将逝去的特色徽文化不仅会重新登台,而且还将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养殖长毛兔闯出致富路

□ 孙国钧 吕红彬 方洪苑黄山区太平湖畔游山脚下有一家长毛兔生态养殖场,养殖场的主人邢玉玲是一个身材娇小的年轻女子。今年28岁的邢玉玲是新华乡大保村人,6年前与本...

绩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绩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