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修不起卖不得,古民居成屋主“心病”无力支付维修费,欲出售却被制止;旌德有关部门打算引资金原址开发

新安晚报 2014-02-25 06:58 大字

[摘要]无力支付维修费,欲出售却被制止;旌德有关部门打算引资金原址开发

田家大屋是宣城旌德县三溪镇田家村的清代古民居,由于损毁严重,村民田泽松等3名业主无力承担维修费用,准备把老宅卖给外地商人,就在交易即将实施之际被旌德县文物部门阻止。新安晚报记者昨天从旌德县文广新局了解到,当地政府计划引入社会资金对田家大屋进行维修开发。

面对破败不堪的老宅,田泽松整日愁眉不展。

昨天上午,新安晚报记者来到田家村,一进村口远远就看见一处古民居,白墙已泛灰,黑瓦也塌了一片。记者询问村民得知,那里就是田家大屋。

记者找到仍住在村里的田家大屋业主之一田泽松,在他的带领下来到了大屋门口,只见大门被锁上了,屋外的墙上写着一些红色的编号。“以前我们不在家的时候门都开着,村里有小孩子经常到屋里玩,但有的地方要塌了很危险。”

打开大门后,屋内地上堆着的木雕和碎瓦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木雕上的造花纹、型清晰可见,但另一端已经开始腐烂。一块七八米长的大梁也放在地上,田泽松告诉记者,那是从屋顶上塌下来的,估计有几百斤重。“你别站在这下面,有点危险。”田泽松指着进门上方一处瓦片破碎、木梁悬挂的屋顶对记者说。

田泽松告诉记者,田家大屋原有4进,现在只剩下3进,有2个大天井,4处小天井,10多间房间。虽然看上去损毁严重,但田家大屋整体上仍可看出往日大宅的风采。

“我就是在这个房子里出生的。”63岁的田泽松告诉记者,他外公那时就已经住在田家大屋里,估计房子已经建了近200年。

田泽松说,田家大屋现在属于3家人所有,他们家占一大半,另外两家中一家姓程,一家也姓田。原来住在大屋里的人后来都搬出去了,最后留在里面的是田泽松的母亲,她五六年前去世后,老屋就再也没有人住了,房子渐渐损毁严重。

得知房子多处塌陷后,田泽松曾向政府反映,但一直未得到政府是否出资维修的答复。“我们没有钱,也没办法把老房子修得和以前一样,那些木雕都很难找了。”田泽松告诉记者,他们几家业主经过商量后决定卖掉老屋。

近日,一位自称来自黄山的苏姓商人决定出十万元将房子买下来。除了田家大屋,田家村还有两处古民居的业主也准备将房子卖掉,其中一处业主也和那位苏姓商人谈好了价格。

在田家大屋内的石块地面和木制墙面上,记者看到了不少和屋外墙面上相同的红色编号。“那是买房子的人写的,准备一块块拆走。”田泽松告诉记者。

“我们到那里去调研,正好遇到他们在给房子里的东西进行编号。”旌德县三溪镇文管站站长田建国昨天告诉记者,2月23日,他们发现田泽松等人准备将田家大屋卖给外地商人,进行了阻止。

“田家大屋是清代建筑,作为旌德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点去年挂的牌。”旌德县文广新局副局长江建兴昨天告诉记者,按照《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田家大屋若要转让、并迁移出旌德县需要县级以上文物部门的批准,但据其了解,田家大屋的业主并未取得批准。

据江建兴介绍,他们计划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古建保护。田家大屋的损毁比较严重,维修费用预计需要上百万元,所以对业主和政府来说都是难题。“已经有人有意向购买田家大屋,在原地维修开发。”

“我的观点是让古民居活起来,不能一年到头都没人去,要让他们真正发挥作用。”绩溪县徽学专家方玉良昨天告诉记者,引入社会资金,对古民居进行非破坏性利用是可取的办法,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对古建进行异地保护。

曹小兵 本报记者 曹庆 摄影报道

准备在原地开发

业主

没钱修只能卖掉

探访

古民居损毁严重

新闻推荐

文化强省筑梦 百姓乐享盛宴安徽省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丰硕成果,越来越多居民吃上“文化大餐”

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丰硕成果,越来越多居民吃上“文化大餐”

绩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绩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