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马舞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的绩溪岭北旺川村江塘村现今
火马舞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的绩溪岭北旺川村、江塘村。现今发展至瑞川村,坦头村,岭北七都、八都、六都乃至全岭北。
清代道光年间,旺川村江塘自然村的老者见附近几个村庄平日纠纷频生、老死不相往来,为促进团结、和谐相处,便萌生了用历史故事《昭君出塞》宣扬和睦相处、促进宗族间团结的想法,于是在元宵节和中秋节组织村内的年轻村民,筹资筹款创编火马舞,取名《昭君和番》,以昭君出塞这一历史故事编排了在广场演出的民间舞蹈,不仅活跃了节日气氛,还起到很好的权威作用,其艺术形式新颖、寓意深刻,甚具观赏性,寓教于乐的演出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这一艺术形式诞生,岭北的许多村庄,每年元宵、中秋节,都自发组队筹集资金、制作道具、购置服装、排演火马舞《昭君和番》,历经近两百多年而不断,水平不断创新和提高,使绩溪民间舞蹈《昭君和番》在艺术水准和寓意深含上都成为绩溪民间舞蹈的奇葩。
火马舞《昭君和番》又称火马舞《扮昭君》。当地大都在元宵节、中秋节在广场演出,既可在舞台演出,也可走村串乡游艺。
该民间舞蹈由村姑扮昭君与送亲的宫女,共十九人。身系篾扎纸糊的马头与马尾,竹马内点亮蜡烛,一村姑扮王昭君,骑枣红马,身背琵琶,其他十六位宫女骑白马。演员古装彩扮,按原始舞蹈脚本的启示、调度,以锣鼓和唢呐,乐队伴奏,有规定的曲牌和鼓点,在鼓乐声中,她们以各种舞姿表演趟马、遛马、策马、奔驰,展现各种情景。调度也有规定的套路与形体动作,动静结合,以队形变化表现各种情景,时而聚集,时而分离,其场面甚为壮观,极具观赏性与娱乐性,蕴含了民族团结与和谐吉祥的深刻寓意。
这种民间舞蹈为情绪及情节舞蹈,起源至今,常演不衰,一九五八年,绩溪县文化馆对该舞蹈又进行了整理改编,对其艺术形式也进行了创新,为适应大跃进的政治形势,表演中增加了云牌舞,火马在云牌中奔腾,删除了原舞《昭君和番》中的昭君人物形象和表现形式,改名《云马舞》,并参加了当年芜湖地区和安徽省农村文艺汇演。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火马舞的演出活动停歇终止。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县文化馆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曾有火马舞演出活动的江塘、坦头、上庄等村庄进行调查,在当地老艺人的热心传授指导下,挖掘改编了火马舞,取名《扮昭君》。徽州地区文化局在绩溪选调了业余演员,在地区文工团集中排练,一个月后参加了当年的安徽省农村业余文艺调演,获得优秀演出奖。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上庄镇上庄村自发组织排练的火马舞,其形式和内容仍恢复和保留了原舞的样式。
绩溪火马舞《昭君和番》所表现的是一个历史故事,是汉代昭君率宫女离别亲人,策马奔赴蒙古草原与匈奴呼汗邪单于成亲,加强了民族团结。历代艺术家都曾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塑造了王昭君的形象,但运用民间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塑造昭君这位汉族姑娘的形象还为鲜见。其主题明确,寓意深刻,表演形式别具一格,艺术表演刚柔并济,灵活多变,为百姓喜闻乐见。
2007年,由宣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宣城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0年7月,火马舞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闻推荐
近日,绩溪县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分别赶赴板桥头乡、伏岭镇、扬溪镇等乡镇敬老院开展春节前慰问活动。志愿者们不仅给老人们带来了一袋袋大米...
绩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绩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