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 穿越千年的“纸中国宝”(上)
晒纸工毛胜利正在晒纸。
一方薄薄的纸,却以它的“千年之寿”,承托起中国漫长历史中数不清的书籍、绘画、工艺品……让这些珍宝在今天依旧清晰可见,永续相传。
它便是宣纸。
壹
穿越千年
献给世界的惊艳之礼
54岁的捞纸工周东红永远也忘不了2008年8月8日的晚上,当他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电视直播里,看到那幅浓缩了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画卷,从以宣纸制作过程为背景的序幕中徐徐展开时的心情。
碓房、捞纸、晒纸……让世人惊叹的宣纸制作工艺以唯美静谧、大气磅礴的画面亮相世界,让周东红激动又骄傲。因为这一切,早已融入了他35年来每一天的工作生活。这也是他的家乡,宣纸原产地安徽宣城市泾县,千百年来献给世界的一份惊艳之礼。
宣纸是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文房四宝之一。它“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与其他纸张相比,宣纸“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在品质上质地精细、纹理清晰、绵韧而坚、百折不损,在使用中光而不滑、吸水润墨,宜书宜画、不腐不蠹,凭借着“纸寿千年”的特性,更被称为“纸中之王”。
“故宫博物院和不少国外的博物馆都存有宣纸作品,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也大都用宣纸保存。没有宣纸,中国千百年来大量文书典籍、佛道经文、书画珍品等都难以传存至今。”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宣纸研究所所长黄少松说。
从《历代名画记》《旧唐书》《新唐书》等文献中对宣纸的记载来看,从唐代起,宣纸就已盛名天下,成为高档纸的代表,其品质远远超越同时期的窗纸、钱纸、楮纸、构皮纸、蚕茧纸、侧理纸、染黄纸、剡纸、玉版笺等,跻身“贡品”之列。
清嘉庆年间编纂的《宁国府志》也有载,唐时“纸在宣(城)、宁(国)、泾(县)、太(平)皆能制造,故名宣纸”,而“泾人所制尤工”,佐证了宣纸如何名甲天下,并提示了其产地泾县造纸重镇的地位。
潜心研究宣纸历史和传承数十年的黄少松告诉记者,宣纸之所以能名扬天下,不仅与其独特的功能密不可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宣纸的营销,而在这方面古代商帮功不可没。
据考证,清初中期有不少宣纸厂都在北京开设了纸号。嘉庆十一年(1806),北京泾县会馆《捐修义园文》中有载,参与义捐的宣纸纸号就有六吉号、永聚号、义合号等12家。
“从留存至今的史料分析,在宣纸文化功能得到开发后,更加刺激了产业的发展。为寻求更大的市场,可能在清代初中期,泾县就开始出现以家族、同业为纽带,逐步在外地销售宣纸的‘宣纸商帮’。”黄少松说,“如果没有历代泾县商人对宣纸的营销,宣纸的影响可能没有这么大。”
于是,在商帮的马车上,在漕运的船只上,在一间间纸号的柜台上,宣纸就这样走遍了大江南北。而从来自五湖四海的“用户反馈”中,聪明的商帮领袖们又将宣纸的品类一再拓展、升级,逐渐形成了宣纸文化,一些品类的宣纸本身就成为世所罕见的文化珍宝,其制作工艺工具如竹帘,与融合其中的绘画、雕刻等,同样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2006年,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宣纸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纸产品开发能力也继续增强,品种增加到200多个,先后研发生产了“千禧宣”“三丈三”等超大规格宣纸和一批特种纪念宣。泾县早在2002年就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捞纸车间里,周东红在捞纸。
贰
天人合一
解开“千年不腐”的秘密
宣纸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东汉造纸“鼻祖”蔡伦去世后,其弟子孔丹见师傅的画像因天长日久逐渐变色,且遭虫蛀,十分痛心,决心造出一种能抗老化、防虫蛀、不走形、洁白如玉的上等佳纸,重新为师尊蔡伦画像以示缅怀。
在经过无数次努力未获成功后,孔丹来到了皖南泾县山区,偶见一株倒伏在山溪流水中的青檀树枝,经年流水冲洗、浸泡,树皮已发白。他灵机一动,决定用此原料来制纸。自此后,他定居在此,终于造出洁白如玉的“宣纸”。
“从这个传说就可以看出,早在古代,聪明的造纸匠人就已经发现了宣纸的品质与自然环境、特殊原材料之间的关系。”黄少松说。
嘉庆十一年(1806),由经学家洪亮吉编纂的《泾县志》上写道:“游马山,在百花尖山北……相连有桃花洞,上悬绝壁,下临清泉,甘坑、密坑二水出焉,达乌溪。甘坑所造纸为泾县之最,盖取甘水所制,莹洁而耐久,远近传之。”从中同样可以看出,古人已充分认识到了宣纸与泾县山水、土壤、气候的关系。
宣纸的核心产区,泾县小岭村,丘陵地貌,车行蜿蜒,进入青山深处,常常水汽氤氲,一片迷雾。如今,根据正式划定的宣纸“原产地保护地”标准,只有“利用产自安徽泾县及周边地区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在泾县范围内,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纸,才能称之为“宣纸”。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制作技艺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曹光华出生于宣纸世家,在他看来,正是泾县特有的青檀树皮、沙田稻草,造就了宣纸无与伦比的“长寿”。
如果说“天时、地利”给了宣纸诞生的土壤,那么传承至今的工匠技艺、工匠精神,就是成就宣纸最不可或缺的“人和”要素。
走进挂着“保密重点单位”牌子的泾县宣纸厂内,可以看到工人们至今仍沿用着明清繁盛时期生产宣纸的全部108道纯手工工序,著名的“红星”牌宣纸就在这里诞生。
推开“碓房”的房门,师傅们正通过舂碓分别敲打着青檀树皮、沙田稻草,其中的纤维经过这样“千锤百炼”被打碎,再按比例和好,通过布袋的细缝把杂质、灰尘过滤掉,最后布袋里剩下的洁白的纸浆才能进入后续步骤,即配浆、捞纸、晒纸等……
自1985年开始学习捞纸,周东红就扎根在纸浆池边,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每天数百甚至上千遍这样的动作:抬起竹帘、入池轻划;伴随着浆水经过竹帘时细密的哗响,游离在水中的纸浆被他手中的竹帘抄捞而出,结成一张有形薄纸,附着在竹帘之上;将竹帘轻轻揭开,一张宣纸的雏形便铺陈开来。
“每一个品种的宣纸都有不同的尺寸、薄厚要求,光是纸浆的配方就有100多种,而要完成最传统的捞纸,需要两名工人配合,一位抬帘,一位掌帘,至少三五年才能培养出一名成熟的捞纸工。”周东红一边操作一边说。
按照规范,纸浆池每加一次浆,能捞出约100张常规宣纸,每张长138厘米、宽69厘米,重量为每张30克;每刀纸(100张)的总重量误差仅为±2克,且抖出任何一张,都要产生“骨肉匀停”的极致手感。
在捞出这100张宣纸的约50分钟时间里,捞纸工面前的纸浆浓度在不断地变化。越往后捞,纸帘在浆池中“过水”停留的时间就要更长一些。这其中微妙的变化,全凭捞纸工经年累月的经验,无法言说,一双手却自有“记忆”。
据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推荐
本报讯因为家人生病,吕云龙一家生活困难,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里的帮助下,他借钱搞起了养鸡场,并且成功脱贫。在吕云龙的...
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