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纸车间里的“铁人”

宣城日报 2019-03-27 10:54 大字

3月14日一大早,初春的天气透着凉意,在中国宣纸文化园的小小晒纸车间里,毛胜利身着短袖汗衫,娴熟地把一张张宣纸从蒸汽焙上揭下来。晒纸车间常年高温,晒制出一批又一批精品宣纸,也燃起了毛胜利越来越充沛的工作激情。

毛胜利是中国宣纸一名普通的晒纸工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国工匠”。一个星期前,他刚刚参加完2018年度“感动宣城”十佳人物的颁奖典礼;一个月前,他当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晒纸工甘当车间‘铁人’三十余载,精益求精成就大国工匠。”这是毛胜利用汗水和激情书写的精彩人生。

始于热爱:“我们对宣纸是有浓厚感情的。”

毛胜利出生于泾县榔桥镇河西村,这里是宣纸的故乡。毛胜利回忆,自己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经常到宣纸厂里去看电影。“我们从小知道,宣纸是国宝,这种自豪感是与生俱来的。”

1987年6月初,毛胜利刚刚初中毕业,当时宣纸厂正对外招工。通过文化课考试和体检后,毛胜利成为宣纸厂的一名晒纸学徒。

满怀着自豪感和好奇心入行,但实际工作却远远不是想象的那么回事。“进厂之前,也知道学手艺肯定不轻松,但没想到那么苦。”回想起当初学徒的时光,毛胜利感慨万千。

进厂时,正值天气越来越炎热的初夏,晒纸采用土焙烘烤的方式,焙面温度高达70度,厂房内维持在50度左右,湿毛巾挂在室内只需几分钟就烘干了。又干又热的环境,加之重复枯燥的工作内容,很多与毛胜利同批进厂的学徒都放弃了。

毛胜利还清楚地记得,学点拐的那一个星期是他最痛苦的时候。每天要晒五、六百张纸,一张张纸点下来,手指都肿了,但师父的要求却丝毫不放松。“晒纸是手艺活,每天就是重复同样的工作,又累又枯燥,坚持下来太不容易了。”毛胜利说,“但我从来没有放弃的念头,我们对宣纸是有浓厚感情的。要么不做,既然选择了这一行,我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正是凭着这股热情和韧劲,学徒期未满,毛胜利就在同批的学徒工中脱颖而出。正式顶岗后,他不仅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还经常帮助其他同事,很快成为晒纸车间的技术新秀。

今年是毛胜利在晒纸岗位上度过的第32年。在每一份毛胜利的个人资料里,都有三个醒目的数据:每月工作出勤率都高达100%、每月平均完成工作任务180%以上、每月产品对路率高达95%以上。毛胜利就是同事们眼中的“铁人”、“能人”。

“毛师傅工作能力很强,平时他有空的时候,就很热心地去帮助其他同事,不管是什么岗位,他都愿意搭一把手。我们有什么困难,家里遇到什么事需要顶岗,也都愿意找毛师傅帮忙。”汪息发是与毛胜利同批进入宣纸厂的晒纸工,对毛胜利的工作能力和为人,他赞不绝口。

在宣纸制作中,晒纸是紧跟着捞纸的一道工序。每一位捞纸工人,都希望把出手的纸交到最信任的晒纸工手里。周东红是捞纸车间“领头羊”,与毛胜利一样,他也是“大国工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共事三十多年,他对毛胜利的手艺十分信得过。“这么多年作为同事,我们对他都很认可、很信任。这份信任,靠的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经验积累和刻苦钻研。”周东红说。

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留给工作,离不开家庭的支持。毛胜利说,在大厂里工作的时候,每天四点多就要起床,一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儿子如今已经成年,虽然父子相处的时间较少,但令毛胜利欣慰的是,自己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品格给儿子带来了很积极的影响。“他经常跟我说,很佩服我三十多年都在坚持做一件事。他是学医的,工作一年后又决定去读研,立志要把专业学好、学精。”说到这里,毛师傅满脸骄傲。(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云岭镇开展“三线四边” 乱埋乱葬专项治理

泾县讯近日,泾县云岭镇多措并举、集中攻坚,扎实推进“三线四边”乱埋乱葬专项整治工作。为顺利推进迁坟工作,云岭镇坚持以宣...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