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 “不离不弃,努力前行,做好科室,看好孩子”

大江晚报 2019-03-12 01:36 大字

2019年2月26日下午,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安徽有10个集体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而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是其中唯一的卫生系统单位。

这份珍贵的荣誉是对新生儿科所有人的由衷肯定。科室属于无陪护病房,每天都有近40个幼小的生命在接受治疗。“家长以性命相托,我们定不负所望。”这是儿科副主任范莉莉的座右铭,也是每一位医生护士日日践行的承诺。

危重新生儿转运成功率100%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是全市首家开设的新生儿病区,2012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学科,2016年成为芜湖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2017年获得安徽省重点培育学科。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均在国内及意大利、德国等知名儿童医院的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科)进修过。

经过多年的发展,一院新生儿科在本地区形成了较大影响力。在重度窒息儿、重度胎粪吸入综合症、气胸、重度肺动脉高压、败血症、休克、极超低体重儿等疑难危重新生儿的救治上,处于本地区领先水平。近年来,科室广泛使用新生儿呼吸机、气管内给药、脐静脉置管、重度窒息儿的亚低温治疗及脑功能监测等医疗技术,挽救了许多孩子的生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室的危重新生儿转运技术在省内都处于领先地位。一院从2013年开始建立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络(RNTN),为安徽省最早建立此网络的医院。而且,拥有一支完善的团队,所属人员均熟练掌握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救治技术,积极为周边县市提供服务,对口建立会诊、转诊、技术指导等双向协作关系。

2013年至2018年,通过主动型新生儿转运系统(NETS)转到一院的新生儿500余例,范围覆盖一市四县及宣城、泾县、宁国、当涂、巢湖等皖南地区,并且对于专科病人,曾多次将其转运至上海、杭州、南京等儿童医院,转运成功率100%。

范莉莉表示,2019年新建的儿童医学中心大楼将投入使用,新生儿科的床位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能力也将进一步提高。“我们将依托芜湖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和新生儿转运系统,把一院新生儿救治的品牌影响力扩展到整个皖南地区,服务更多的家长和孩子。”

“娘子军”护士团“花样”护娃

记者了解到,一院新生儿科现有护士28人,包括专科护士4人,清一色的娘子军,平均年龄32岁,是一支年轻的队伍。

科室护士长仇宁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她告诉记者,新生儿护理有其独特性和艰巨性。因为是无陪护病房,孩子的一切都是护士在负责,不仅有各种治疗,还有事无巨细的生活护理,“每天光喂奶、换尿片就是十来趟。所有的护士都已经养成了‘超能力’,真的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是在病房巡视,就是在去巡视的路上。”

而对于护士来说,最考验她们的是对孩子病情的及时观察。仇宁半开玩笑地说:“我们每一天都在‘走钢丝,玩心跳’。幼儿不能言语,不会表达,但病情变化又非常快,这就需要护士细致入微的观察,要尽早发现、提报,再配合医生做出最佳的处理。”仇宁说,留在这里的每一位护士都是真正在用全身心去爱孩子。

据悉,新生儿科现已开展并掌握的护理技术有: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新生儿氧疗、新生儿复苏、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微量血血糖测定、早产儿袋鼠式护理(KMC)、新生儿鸟巢运用等。其中早产儿袋鼠式护理为芜湖最早开展,并一直延续至今,在帮助小早产儿改善临床指标、促进体重增加、减少住院时间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时,科室开展的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技术非常成熟。大家都知道,早产儿皮肤薄如纸,血管细如丝,为减少不良刺激,最有利的就是进行PICC置管,那根细细的导管就是孩子的“命脉”。遇到一些置管条件差、穿刺难度大的患儿,仇宁都要亲自去评估,制定个体化的置管方案,力争一针成功。2015年9月2日,在仇宁带领下,整个护理团队完成从未有过的挑战,成功为体重仅为650克、胎龄24周+6天的早产儿置管,这也是安徽省首例超低出生体重儿接受PICC置管并取得成功的案例。

“命悬一线”与“全力一搏”

在一院新生儿科,每天都上演着命悬一线和全力一搏。采访中,范莉莉和仇宁向记者回忆起了一幕幕的急救往事。

有天下午3点多,科室接到泾县医院手术室打来的电话,一个母孕25周的早产儿即将出生,需要一院提供转运救治。这么小的孩子一旦离开母体,活着的每一秒都是挑战,体温、呼吸、循环……哪个环节都性命攸关。范莉莉放下电话,立即通知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将患儿安全护送到院,为其开启绿色通道,科室已备好所有抢救设施及药物。

孩子送达时,面色紫绀,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下降。范莉莉一刻不耽误,立刻联系放射科拍摄床边胸片,同时进行气管插管术等治疗,患儿生命体征逐步好转。没想到40分钟后,患儿气管插管一下子涌出大量鲜血,医生考虑出现了肺出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抢救。一连10多个小时,范莉莉守护在患儿身边,时刻关注着病情变化。等孩子生命体征平稳时,时间已从刚进病房的“夜幕降临”转向次日的“晨光熹微”。范莉莉稍做休息后,又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2017年2月份,新生儿科住进了一位瘦小的早产女婴小莹莹,她患有“先天性乳糜胸”、“先天性乳糜腹”,因此在胸部置了一根细细的管子。这个孩子的腹腔很容易出现积液,护理比一般婴儿要难得多,护士们换尿不湿、洗澡都格外仔细。为了让小莹莹减少痛苦,医护人员集体出资买了个小音箱,播放《彩虹的约定》。每当歌声响起,小丫头就会安静下来,眨着大眼睛,惹人疼爱。

小莹莹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来到新生儿科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得到团队的用心对待,精心护理,有时候护士们在这些娃娃身上倾注的精力,都多于自己的亲生骨肉。也正是医护人员这一份份真真切切的仁心、爱心,才成就了如今大家一份份的信任和感激。

采访过程中,范莉莉始终从容,眼睛里带着希望与坚定的力量。她说到最近看的一部医疗纪录片《人间世》,第2季第8集讲的就是儿科医生。“工作是苦是累,但每当把一个孩子救治成功后,内心的幸福与感动是满满的。未来,与我们而言,要不离不弃,努力前行,把科室品牌做好,把孩子看好。”

记者 程茜 文 赵亚玲 摄

新闻推荐

皖南电机:让“泾县动力”走向全球

2月19日,走进泾县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房,记者看到各大自动化“巨无霸”生产设备都开足马力有条不紊地运行,工人...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