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失信正风气

宣城日报 2018-07-14 11:18 大字

2018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之年、决胜之年。为落实最高法院关于“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目标,全市法院以“基本解决执行难”为契机,采取多项强制措施,大力开展执行攻坚,坚决依法打击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失信被执行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社会变得风清气正。

主动现身失信人还清欠款

“施法官吗?我马上还款,麻烦您赶紧把我的照片从大屏幕上撤下来,太丢人了!”泾县法院的施法官接到被执行人丁某打来的电话。

6月1日上午10点30分,一名中年男子步履匆匆地走进泾县法院法官会见室,局促不安地向早早等候在此的执行法官做自我介绍。这是该执行案件受理两年来,被执行人丁某第一次真正露面。

2011年10月10日,丁某以资金周转为由向王某借款11.9万元,仅偿还了5000元后便再无消息,之后电话号码也无法拨通,全面财产查控一无所获,申请人无法提供其他线索,数次上门也都落空,执行法官将丁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期满后只能暂时将案件终本处理。

在全省法院“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开始后,通过对一批终本案件的梳理,今年5月份,法官将丁某的信息在法院“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中予以公示,微博、微信、报纸、电视台、广场大屏轮番放送,仅仅2天后,“隐身”数年的丁某就坐不住了,主动还清欠款。

无独有偶,6月5日,一直“躲猫猫”的被执行人何某某也主动联系了执行法官,其在电话中焦急地询问执行法官能不能将其从失信“黑名单”中去除,让其报名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不受影响。

多方联动惩戒失信被执行人

为惩戒失信被执行人,全市法院创新宣传手段,加大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力度,形成了一轮电视、手机、纸媒、大屏幕、宣传条幅全覆盖的宣传攻势,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街道横幅、户外显示屏等渠道常态化公布失信人名单,让失信人的照片、个人信息活跃在朋友圈、人口密集商业区,无处遁形,凝聚全社会共同打击失信人的共识。

为堵截“老赖”,顺利查找被执行人,市中院与市公安局建立110执行联动机制,对于长期外出躲避执行涉嫌拒执罪的“老赖”,公安机关将进行网上追逃实施抓捕。为有效破解被执行人车辆难找、难扣的问题,市中院与市公安、交警部门建立查扣被执行人车辆联动机制。交警部门在办理定期检验、转移登记和交通执勤等执法过程中,协助扣押车辆移交法院;对被执行人除唯一住房外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唯一住房进行执行变现,市中院与市住建委、房管局建立执行联动机制,由房管局和住建委提供廉租房或公租房房源,协助法院执行变现被执行人唯一住房,公租房或廉租房租金,由法院从执行唯一住房的变价款中予以支付。

据了解,联动机制建立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协助查找被执行人47人,帮助法院执结案件43件,执结到位标的130万余元,委托协助查扣车辆信息23条,房管部门已经向法院提供3套公租房房源,顺利拍卖被执行人唯一住房4套。

持久发力防失信于未然

据了解,全市法院对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义务的被执行人,一律纳入最高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向社会公布,限制高消费如购买机票、购买列车软卧、高铁和动车一等座以上车票、子女入学、担任重要职务等多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监督和惩戒,提高违法失信成本。对符合条件的涉民生类案件被执行人、城市建设工程包工头等重点人群,加大“限制高消费令”适用力度。

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纳入到全市诚信体系建设中,由市文明办通过“信用宣城”网站发布诚信“红黑榜”,定期发布法院推送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在信用信息共享基础上,原来由一个部门在一个领域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惩戒,现在变为由多个部门在多个领域对失信当事人共同实施惩戒。惩戒的对象既包括失信的自然人,也包括失信的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多方面对“老赖”实施监督和惩戒,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促使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执行义务。“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开展以来,全市法院共将1616名自然人、239名法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对1370名被执行人发出“限高令”,128名被执行人迫于联合惩戒威力主动全部或部分履行义务,履行金额1288万元。

新闻推荐

芜湖市民有疑问 “失效”交通指示牌为何不拆除?

本报讯能左转弯还是不能左转弯?行车至半亩园青山街丁字路口时,高悬的“禁止左转弯”交通指示牌,会让不熟悉该路段的车主产生...

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