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城”,宣城市出台奖励扶持政策,促进文房四宝产业发展,让流传千年的宣纸、宣笔传统制作技艺发扬光大——纸“寿”千年 笔“触”春秋

安徽日报 2018-06-15 10:21 大字

在位于泾县黄村镇的三兔宣笔有限公司,工人在进行“修笔”工序。本报记者 吴文兵 摄

本报记者 张敬波

6月上旬,泾县古法宣纸产业园暨宣纸综合大市场项目在“中国宣纸发祥地”——泾县丁家桥镇破土开建。此项目总投资1.63亿元,用地面积78亩,主要建设内容为古法宣纸制作展示、宣纸文化旅游接待及宣纸书画纸综合交易市场等,此举对于传承弘扬宣纸传统技艺、发展宣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古法宣纸重焕光彩

5月中旬,经过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认定,泾县宣纸专家曹光华继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职工邢春荣之后,成为宣纸制作技艺第二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享誉全球,由蔡伦发明的植物纤维造纸术发展演变成的中国宣纸,更是名满天下。作为“文房四宝之首”,宣纸2002年8月被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为原产地域产品,2006年6月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其古法制作技艺惊艳全球。 2009年9月,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宣纸制作工艺复杂而严格,从选材、制浆到捞纸、晒纸、剪纸,共有108道工序,造出上等好纸要3年左右的时间。皮、草、水、技,四者缺一不可,离开了泾县这块土壤就造不出正宗宣纸。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文军告诉记者,泾县之所以能成为宣纸的原产地,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泾县属皖南山区,地处中纬度南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水质优良且富含酸碱,而当地又盛产沙田稻草和青檀,这些都是制造优质宣纸的必要条件。

一部宣纸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书画艺术史,承载着文化、艺术和传统教化等多项功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因采用特种材料,运用传统手工抄造技艺,宣纸具有抗老化、防虫蛀、耐久藏等特点,被誉为“千年寿纸,万载存真”和“纸中之王”。正如郭沫若所言:“宣纸是我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开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南唐后主李煜为一代词宗,视宣纸为珍宝,设了专门机构加工宣纸,史称“澄心堂纸”,名垂后世。

“蝉蜕龙变”历经寒暑

有了纸,在纸上游龙走凤,这就是笔的事了。宣城出名的不仅有纸,还有笔。

5月23日,佘家制笔第六代传人、安徽省第二批工艺美术大师佘征军告诉记者,一周前他成为宣笔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也是宣笔制作技艺三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佘征军所在的泾县黄村镇是真正的宣笔之源。据韩愈 《毛颖传》记载,公元前223年,秦大将蒙恬和王翦南下伐楚时,路过中山地区(即现在泾县黄村镇安吴一带),采中山优质兔毫,在原始的竹笔基础上制成第一批改良的秦笔,是为宣笔鼻祖。此后,制笔业代代流传,享誉千年。隋、唐、五代、宋诸朝,宣笔一直被列为“贡品”和“御用笔”。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宣笔传统技艺振衰起颓,不断得到整理、流传和改良。佘征军告诉记者,“宣笔生产技法,有自己独特的流程,从原料选择到生产过程非常讲究。 ”宣笔首先要选择上好的原料,比如狼尾、獾毛、兔毛等;其次,制作笔头按配料、理毫、去油脂、齐毫等有100多道工序,特别是配锋在水中进行,锋口明显,宜书宜画,为其他制笔工艺所无。

宣笔具有尖、圆、齐、健等特点,尤其是紫毫笔享誉海内外。书画大师刘海粟在 “泾县宣笔厂”试笔后欣然题词:“宣笔纵横,蝉蜕龙变。 ”“当代草圣”林散之在试用宣笔后,题诗称赞道:“人人都爱湖州笔,岂料泾城笔亦佳;秋水入池花入座,斜笺小草兴天加。新制几支初试手,尖圆齐健足堪夸;谁谓今人不如古,蒙恬自是后生家。 ”

2008年,宣笔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宣州宣笔厂制笔巨匠张苏、张文年父子先后成为宣笔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纸笔相携共创新生

如今,宣纸和宣笔均名列各级非遗,这一方面反映了国家对于宣纸和宣笔这项传统制作技艺的重视,同时,这也是对宣纸和宣笔的制作者和继承者们的一种激励。

由于时代的变化和书写方式的改变,宣纸传统技艺遭遇原料限制、人才匮乏和传承难等问题。为此,各级政府和宣纸生产企业主动作为、创新思维,用工匠精神铸造精品,不断推动宣纸传统技艺传承和发展,力促宣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全国最大的文房四宝生产企业,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投资2亿元,建设了万亩青檀林基地和年产100万斤燎草的原料加工基地,一举解决原材料供应不足问题。为了破解技艺传承问题,公司积极推动文房四宝行业技师评聘标准,并在企业内部率先设立高级技师岗位,让高技能人才按月领取津贴。此外,公司还破格提拔一批高学历人才,

建立后备技师队伍,并培养出年

轻学员170名,从人才梯队上解

决宣纸技艺传承问题。截至目前,

公司涌现出2位大国工匠,3

人成长为中国宣纸大师。

在传承宣纸传统制作

技艺的同时,宣纸行业还开

启了转型升级、技术革新和

创新发展的步伐,先后建成

了宣纸博物馆和宣纸文化园,在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全国八大美院设立了“红星宣纸”奖学金并开设宣纸讲座,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和众多美术院校的创作写生基地。同时,成功开发出“三丈三”巨宣,破解了原料、污染等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生产试制了宣纸邮票纸,为我国成功发行宣纸材质邮票奠定基础,填补了邮票史的一项空白。

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普遍面临的原材料不足、后继乏人的困境中,为了实现非遗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张氏父子、佘征军等非遗传承人坚持传承不忘本、创新不守旧原则,通过产业带动和项目引领,精心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不断研究恢复失传珍品,大力研发新产品,使宣笔的品种规格由原来的200余个发展为今天的600余个。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还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及美洲等地。此外,该市宣砚、徽墨传统制作技艺也与时俱进,取得新的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

为推进宣纸、宣笔制作技艺生生不息,力推宣纸、宣笔产业不断发展,宣城市近年明确了以宣纸、宣笔等文房四宝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奖励扶持内容。全市近40个与文房四宝产业发展相关的项目争取到中央文化产业扶持资金、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专项资金、文化强省资金共计5000余万元。这些专项资金的争取,改善了宣纸、宣笔文房四宝相关产业基础设施、改进了生产工艺、促进了工艺研发,推动了产业的升级改造和发展。

该市还围绕宣纸、宣笔等产业发展,鼎力打造“十个一”项目。一园:文房四宝产业园区,总投资约8亿元人民币,被列入省“861”重点项目;一基地:中国宣纸传习基地,成功引进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战略投资者,引进战投资金约2.1亿元;一中心:建成了国家宣纸及文房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一剧:电视连续剧《文房四宝》在安徽电视台影视频道播出;一节:打造了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一带:建成以宣州、泾县、绩溪、旌德四县(区)为核心的文房四宝特色文化产业带;一馆:泾县中国宣纸博物馆;雕塑群:市区主要公园和城市重要节点建成文房四宝题材雕塑;一城:在夏渡打造文房四宝城;一电视频道:开办了文房四宝电视频道。

目前,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省绩溪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宣城文房四宝产业园、宣纸文化产业园为省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园区。绩溪县良才墨业有限公司等6家文房四宝企业入选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新闻推荐

消逝的龙门街——舒溪河畔丰厚独特的文化历史

□张辰保在黄山区,有一个乡的地名,千年来一直沿用,它就是龙门。唐初,实行乡里制时,称为“龙门里”,这在《泾县志》中就...

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