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桃花潭,深情的潭!

宣城日报 2017-06-20 04:02 大字

发源于安徽黄山的青弋江,自南而北,在流入泾县境内后,好象打了个趔趄,突然向西绕了一个S形的弯,而后又向北撒腿一路奔去,扑进长江的怀抱。青弋江在这里的一个趔趄,不仅打出了一个碧波荡漾,幽深莫测的水潭,还打出了一段千古流传,优美动人的佳话。

这个潭,就是桃花潭。这段佳话,就是李白的《赠汪伦》。

桃花潭距泾县县城西南40公里,是桃花潭镇政府所在地。因为有了一千二百五十年前那次诗仙李白的光临,这座皖南古镇和这片小小的水潭便成了人们争向光顾,留连忘返的旅游胜地。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听说诗人李白到了宣州,家居桃花潭畔的风流豪士汪伦因久慕李白诗名,便派人给李白送去了一封信。信上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见信大喜,立马赶到桃花潭来,一见,哪里有什么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盛况?汪伦连忙解释说:所说十里桃花,是指十里外有一个桃花渡;而万家酒店,则是指有一家姓万的开的酒店。李白一听,虽然心中有些不高兴,但他毕竟是大气磅礴,名扬四海的诗仙,所以,不仅没有计较什么,反而为汪伦的真情所感动。在桃花潭畔作客的日子里,李白受到汪伦的热情款待,饮酒作诗,好不快哉。及至分别时,竟有些依依不舍。汪伦及村民也都到江边欢送,一边击掌踏歌,一边挥手道别。时值五月,潭水盈盈,站在船头的李白触景生情,心潮涌动,一首《赠汪伦》便脱口而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是快乐的。他在桃花潭畔度过了也许是他一生最后的一段快乐时光。因为就在这年的秋天,“安史之乱”爆发,不久李白便因投靠永王李璘而下狱,差点掉了脑袋。继而遭流放,后被赦免,也活得极不舒心。七年后,一生壮志未酬的李白不幸在距桃花潭不过百里之遥的安徽当涂落水身亡,享年62岁。如今留在马鞍山采石公园的,只是他的一个衣冠塚。

汪伦是高兴的。他不过一介村夫,虽然家道中裕,饱读诗书,但与名扬海内的大诗人李白毕竟距离太大。是他的真诚与机敏,为自己在中国诗史上留下了一个闪光的姓名。

而桃花潭是幸运的。一个古老的村镇,一汪清纯的潭水,似“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因李白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竟引来了海内外无数惊羡的目光和寻访的脚步。

当我丢下繁忙的工作远离喧嚣的城市,走进桃花潭镇那条悠长的老街,当我轻快的脚步踏响了老街上那一块块光滑的石板,当我的目光匆匆掠过老街上斑驳的门窗,我浮躁的灵魂总有一种回归的喜悦;纷扰的心境也总是感到了一份温暖和宁静。每次来到桃花潭,我都要踏着叽叽嘎嘎的木楼梯,登上桃花潭边这座古色古香的“踏歌岸阁”,在饱览桃花潭一带秀丽风光之后,沿村野小道去追寻昔日李白的踪迹。

这座踏歌岸阁是桃花潭景区的标志性建筑。阁为两层砖木结构的小楼。底层中间为走道,向东通向翟村老街,向西跨过一座半圆的门洞,有石阶直达桃花潭岸边。阁楼上向潭一面设有窗台栏杆,可供游人凭栏眺望。临潭一面的楼檐下方,高悬着一块“踏歌古岸”的横匾。此阁始建于明朝,清乾隆时重建。门匾上“踏歌古岸”四字是1983年重修时,为安徽省原政协主席、著名书法家张恺帆所书。阁楼上临街一面还立着一块木浮雕屏风,刻着一幅《踏歌送行图》,生动再现了当年汪伦送李白的情景。

站在这座骑街而建的小楼上,凭窗眺望,清清的青弋江从脚下穿流而过,尤如一条透明的绿丝带系在古镇的腰上。桃花潭镇被青弋江一分为二,东岸以翟姓为主的翟村,古称南阳镇;西岸以万姓为主的万村,就是“万家酒店”的所在地。而桃花潭好比一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这条丝带上。远远望去,清澄的潭水碧波不兴,对岸高高的垒玉墩和石墩上的怀仙阁倒映在水面上,几只白鹭在浅水的草地上彳亍而行,此情此景,使人仿佛走进了蓬莱仙境。

桃花潭上虽然没有桥,但有乌蓬渡船往来穿梭,像一根银针,把两岸的老街连成了一条通途。同时,也把桃花潭的山光水色同游人的心境连接到了一起。所以,每次来桃花潭我都不愿绕道从上游不远的公路桥通行,而喜欢花上一元钱,在欸乃的舟楫声中,听着当地人的吴侬软语,让悠悠摇晃的乌蓬船,把自己摆渡到对岸,摆渡到春花秋月里,摆渡到踏歌声声的唐朝……

徜徉在桃花潭畔,漫步在那弯弯曲曲的老街上,我常常有一种恍惚的感觉。一会儿觉得自己仿佛走进了远古的年代,夹杂在一大群褐衣芒鞋的村民中间,跟在青衣小帽,满脸喜气的汪伦身后,击掌踏歌,手舞足蹈。只见李白站立船头,眼圈儿早已红了,他频频挥手,口中却高声吟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一边和大家一起有节奏地击掌,一边忘情地喊出了声:“太白先生,欢迎你下次再来哟!”喊着喊着,一会儿就觉得自己又回到了现代,在数不胜数的古迹中间留连忘返,感叹嘘吁;在导游小姐娓娓动听的解说里沉缅遐想,陶然有思。有时,我也会随便地走进一户农家,唱个诺。主人虽不是汪伦,但依然有汪伦的胸襟,他泡上一杯当地特有的兰香茶,端出几碟当地特有的糕点,请我品尝。他说的本地方言我虽然不大听得懂,但他手指着壁上的一幅龙飞凤舞的草书中堂我是看懂了,他脸上敦厚亲切的笑容,我更是读懂了。那幅草书,是桃花潭人家几乎家家必有的《赠汪伦》,他脸上的笑容,分明是写着欢迎,写着真诚,写着热情。

因为,这里是千古真情的桃花潭。

因为,这里是永远的桃花潭。

新闻推荐

听96岁抗战老兵讲战斗故事

6月7日,三孝口街道西平门社居委关工委组织辖区安庆路第三小学学生开展了思想道德红色教育——听抗战老兵讲故事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社区96岁高龄的老兵寿克夫为辖区小朋友们讲述革命故事。寿克夫...

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