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泾县:精准施策补短板

宣城日报 2017-05-19 04:01 大字

本报讯 今年以来,泾县紧盯“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这一目标,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以及“六看六确保”的要求,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

夯实整改责任。该县分别成立县、乡“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领导小组,党委、政府和县直单位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县政府与11个乡镇签订***工作责任状,并建立合力攻坚责任体系,逐级传导压力,开展县乡两级抽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办、解决。

建立攻坚机制。建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月调度制度,听取各脱贫攻坚专项行动组、各乡镇、扶贫工作队汇报,进行点评调度。县四大班子领导坚持“1+N”工作机制,联系乡镇的县领导,每月必须到所联系乡镇督查不少于2次,每次抽查一个贫困村、一个非贫困村,每村抽查不少于2户,对发现的问题交乡镇整改。建立月督查评分制度,由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县扶贫局组成督察组,每月对各乡镇、各相关责任部门进行一次督查和评分,每月通报。建立脱贫攻坚日通报制度,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日通报各乡镇工作动态,对各乡镇整改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微信群及时发布,对工作开展不及时的乡镇和县直单位进行电话督办。

精准施策扶贫。实行“六查一宣传”行动入户核查人员负责制,所有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入户核查,全面核查贫困户基础信息准不准、2016年度脱贫准不准、2017年帮扶措施是否制定、扶贫手册填写是否规范、到户项目是否落实、帮扶联系人一季度是否帮扶到位等六个方面问题,宣传健康脱贫、教育资助、产业扶贫等政策。坚持问题导向,根据核查结果,逐村、逐乡镇制定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逐项整改,对账销账,并完善镇、村两级“四项清单”、项目落实等脱贫攻坚档案资料。创新“金融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优化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程序,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不足、增收乏力问题,确保实现3000万元小额信贷投放目标。加快推进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特色产业。在34个贫困村各建立一个“益农信息平台”,打造网络销售平台,用好电商扶贫政策,引导贫困户与市场有效对接。

(本报记者 顾维林 特约记者 蔡盛) 

新闻推荐

级学生。她由母亲独自一人抚养长大。在她8岁那年,母亲出现肾脏大出血现象。她陪着母亲辗转全国各地大医院治疗,悉心照顾母亲,寸步不离。她勇敢地面对困难、憧憬美好的未

16、程薇,女,2001年6月出生,泾县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她由母亲独自一人抚养长大。在她8岁那年,母亲出现肾脏大出血现象。她陪着母亲辗转全国各地大医院治疗,悉心照顾母亲,寸步不离。她勇敢地面对困难、憧...

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