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保一方平安度夏

宣城日报 2013-09-07 18:37 大字

蒸煮、爆炒、烧烤…这一连串原本属于餐饮中的专用词,在这个夏天成了泾县天气的代名词。百姓排灌取水、居民生活用电成为国网泾县供电公司今夏工作的头等大事,该公司勇挑重任,兑现服务承诺,积极架设抗旱专用线路,开展老城区低电压改造。

架设抗旱专用线路 千亩良田绝处逢生

8月19日一早,泾县茂林镇镇长将一面写着“为民办事关怀备至 为民排忧情深似海”的锦旗,送到泾县供电公司,感谢该公司在百年难遇的旱灾中,急一方百姓之难,保一方平安度夏。

在茂林镇沈岗村山顶一处钼矿废弃矿址,因开采钼矿形成巨大的水坑,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这是我们村最后的一处水源了。”当地政府负责人带着悲壮的神情向该公司负责人说道。在可预知旱情将持续不解的情况下,将水引向龟裂的农田成了居民排灌保收的唯一希望,可最近的电源点远在山脚下,看着渐渐枯萎的庄稼、干涸的水渠,愁容爬满了当地百姓的眉头。

“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不讲困难,不讲条件,坚决保证抗旱工作的电力供应安全可靠,绝不能因为电力供应影响抗旱工作顺利进行……”该公司负责人掷地有声地说道,说到做到,当天完成600米的抗旱专用线路架设任务。在大功率水泵的轰鸣声中,望着那一股股流向农田的湖水,喜悦和轻松的笑容爬上了当地百姓的脸庞,更是不住地与电力工人们握手致谢“太感谢了,这下子庄稼有救了,有救了!”

在这场抗大旱、保民生的战斗中,该公司认真履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的使命,把“抗旱救灾、保民生、保农业生产用电”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来抓,及时增扩容40台,新建改造400伏线路64.5公里,220伏线路28.4公里,出动车辆180余台次,出动抢修人员1480余次、更换表计1563只,满足了农村抗旱排灌负荷增长的需要,提高了人民群众用电满意度。

老城区低压改造完成 供电线路旧貌换新颜

“现在好多了,家里电器都能正常使用了,连电灯都亮了许多,也不用担心会经常出现跳闸停电了。”住在泾县老城区的陈阿姨高兴地说。这个夏天虽遭百年难遇的高温天气,老城区的居民却一改往常的愁眉难舒,享受到了低压改造的甜头,更是对该公司赞不绝口。

陈阿姨一直居住在南门老街,“原来,头顶上到处是密密麻麻的拉着各式各样的电线,电话线、电线就像蜘蛛网一样搅在一起,有的人还在这电线上晾衣服,有些地方电线拖在外边,塑料皮都没有了,露出里面的铁丝,真危险。”回想起改造前的情景,陈阿姨到现在都有些后怕。

老城区线路改造,已刻不容缓。自泾县老城区线路改造“惠民工程”战斗打响以来,该公司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公司领导靠前指挥,克服街道狭窄,施工环境复杂等困难,按照“先试点后铺开、先街道后深巷,先易后难”的顺序精心施工。

施工中,队员们雨天一身水,晴天一身汗,抢抓工期,加紧生产。6月27日凌晨5点,施工队伍早早来到老公安巷立电杆,刚停下电,便下起了瓢泼大雨。员工们冒着大雨做起立杆准备,拓展狭小的空间,清理空中纵横交错的障碍,雨点稍微小点便开始了立杆。雨声、隆隆的机器声淹没了员工交流的嗓音,声嘶力竭的喊叫增加了几分紧张的工作气氛。当人们从睡梦中醒来,三三两两走出家门时,一根根崭新的被雨水浸透的电杆已经稳稳地立在了巷子内。

历经一个月的紧张施工,城南老城区低压改造工程于7月下旬全部改造完毕,更换了2台变压器,立68根电杆,架设近8公里低压线路,更换表箱电表480余只,清除了这颗掩埋在老城区的“定时炸弹”。居民区内的线路外观有了很大改善,并彻底告别了低电压现象,满足了老城区居民“消暑电”的需求。

(章明)

新闻推荐

泾县:“接待代表日” 为民办实事

如今,在泾县,每逢单月10日这天,泾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赴乡镇接待代表和选民,倾听民意,开展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今年,截至目前,共接待代表61人,收集到水利、交通、经济发展等民生方面的建议58...

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保一方平安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