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上接版丁家桥镇就在省道沿线我们很难时时刻刻对垃圾进

宣城日报 2013-01-04 21:34 大字

(上接A1版)“丁家桥镇就在省道沿线,我们很难时时刻刻对垃圾进行动态监控,就尝试与环卫公司合作,将省道沿线的垃圾清扫交给他们来负责。”试了3个月,省道沿线的保洁水平迅速提升,“基本上视线范围内看不到垃圾了,关键是卫生状况保持了稳定。”小试牛刀,丁荣中心里有了底。

2012年7月底,镇里决定,再将农村垃圾清运和保洁业务对外招标。摆在前来竞标的公司负责人面前的,是一份特殊的“考卷”:“你参加垃圾清扫、清运保洁权竞标,请问,如果你中标,将如何开展环卫工作?”这道题,文达环卫公司负责人吴边答得好:“我将对保洁员进行培训,培养责任心,提高业务素质,使垃圾清运达到标准化的要求。”

最终结果,文达公司中标,负责丁家桥镇的垃圾清运和保洁。6个行政村划为了4片,4辆垃圾车每天清运,6个保洁员负责3条主要道路的清洁卫生。吴边告诉记者:“镇里管得严呢!80%的承包费用按月拨付给我们,还有20%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视情支付。”

4个月运作的结果显示,签约双方都很满意。镇长张昊说:“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条路走对了!”凭借市场化机制保障垃圾清运的正常运转,他觉得,这是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的有机结合,“我们不用疲于应付检查,而是实现了规范的常态化管理,效果就是不管有没有检查都干净。”他还表示,虽然是市场化,但政府并没有放弃管理职能,通过绩效奖惩来约束,督查通报表扬了镇里给予奖励,如果被批评了,将对公司进行扣罚。

吴边笑着说,“今年没扣罚过,上一次县里通报丁家桥镇排第二名,奖励了我们2000元。”他看好这个双赢的合作,“经济收益和预期持平,看来明年还将继续。”

环境明显改善 观念正在转变

——泾县调动起农民参与环境整治和建设的积极性,不仅带来了农村卫生环境的大改观,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引导农民改变生活习惯、转变卫生观念

历时半年的农村清洁工程,让泾川的山山水水、村落田园展露出秀美新颜。

蔡村镇月亮湾村,全村2066人投工投劳18000多个,3个月时间改水2059户、改厕260座、改圈285座、垃圾清理182吨、清除淤泥210吨、清除路障61处……特别是曾经被当作“垃圾河”的汀溪河,重回清澈,重现美丽;

茂林镇溪口村,只用了5天时间,就清理出12000多平方米的空地,拆除了200多平方米的违章搭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已成历史,今天的溪口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道路面整洁,围墙整齐,美观大方;

当我们走进丁家桥镇李园村,更感受到了欣欣向荣的气息,体会到了农民参与的热情。

村口,一位保洁员在清扫路面,文化广场上孩子们正玩耍。离村部不远,就是周村社区,68岁的曹鹤庆老人在自家小院里晒太阳。他是个热心人,为垃圾处理的事忙前忙后,8月4号生病了,发着烧还动员村民们清扫房前屋后。“我一家一家上门讲,政府办的是好事啊,村里干净了,哪个都受益!”8月26日实在撑不住了才去住院。

他昨天刚回来,一看垃圾桶都满了还没清理,马上打电话给保洁员,“一问才知道,昨天下大雪,垃圾车进不来。他们讲,马上清掉。”老人被镇里聘为环境卫生监督员,他很为自己的职责自豪,“干得起劲哩,你们看,我们这里住着多舒服!”

环境大改观的背后,蕴藏的是,农民卫生观念的大转变。

李园村丁渡村美好乡村建设农民理事会会长张小林,这几个月来感触很深:刚摆垃圾桶的时候,谁都不希望放自家门口,嫌碍事。现在的情况是,配一个垃极桶大伙都争着要离自家近一点。这说明什么?农民有了垃圾要集中处理的概念。他还特别提到,有一个习惯改变最明显,“以前好多人家菜叶子什么的,喜欢随手往门外一扔就不管了,现在配了垃圾桶,大家慢慢地习惯了把自家垃圾收集好再倒进桶。”

这一点,多次参加督查的县美好乡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烩祥有更深的认识:“不要小看这个变化,环境的改变就是从这一点一滴开始的。”他认为,只有当每家每户改变了千百年固有的生活卫生习惯,农村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持续的改善和提升,“这条路还很漫长,但是我们有信心引导农民继续走下去。”

“100%全覆盖”,2012年既定目标已实现,2013年农村清洁工程还将继续深化。这一幅泾川大地上的美景正徐徐展开,在未来,还将添上更加美好的一笔……

新闻推荐

泾县争创全国慢性病 综合防控示范区

泾县讯 2012年以来,泾县县委、县政府在全市率先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