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宣城市生态市创建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宣城日报 2012-10-11 21:59 大字

本报讯 2011年,宣城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国家生态市建设,确立了“生态强市”的发展理念,把生态优势定位宣城的立市之本和核心竞争力,争取在2015年前基本建成国家生态市。一年半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市生态创建工作,扎实起步、有序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多措并举,形成了创建合力。科学编制生态市创建规划,从市到县到乡村形成了比较完整配套的生态创建规划体系,为科学创建奠定了基础。市委市政府成立生态创建工作领导组和创建办,出台《关于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并确保地方财政预算内用于生态市创建的资金逐年增加。利用“敬亭大讲坛”等平台,邀请生态环保专家来宣作专题讲座,组织了环保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宣传活动,引导全民参与环保行动。

工业用能效率大幅提升。近年来,宣城市计划关停小煤矿、小水泥、小钢铁、小化工、蓄电池、粘土砖瓦窑400余家;实施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100多个;工业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配套建设余热发电装置12条,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年利用固体废弃物291.2万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4.8%;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由379立方米降低至200立方米;实现节能量达126.6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2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8.8万吨。

农业面源污染初步治理。扎实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化肥利用效率比2005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开展重大病虫害专业统防统治,全市年均减少农药使用量50吨以上(折纯量);开展畜禽标准化基地建设,提高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大力推广秸秆生产有机肥、秸秆气化、秸秆发酵沼气等新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

城市绿化建设不断加强。加大重点绿化项目实施力度,强力推进敬亭山、宛溪河、宛陵湖、梅溪公园等工程建设。坚持道路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设计、施工、验收,确保了道路绿化水平,形成一批绿化档次较高的园林式景观道路。居住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地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市区新建居住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

城乡环境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到目前,宣城市有7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市本级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农村垃圾焚烧炉105个,垃圾转运站41个,农村集中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11个,氧化塘污水处理设施18个,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43个,有效提升了农村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能力。通过美好乡村建设,解决农村安全饮水8.93万人,清理河道18.75公里,完成改厕4872座,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生态环境监察成效明显。连续3年开展环保“绿剑行动”,对重点监管企业进行地毯式检查,对143家环境违法企业进行了立案处罚,对24家环境违法企业进行公开挂牌督办,成为全省工业企业环境违法率较低的城市之一。

目前,绩溪、宁国已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市)审批前公示;郎溪、广德、泾县和旌德四县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县。全市已创建成20个国家级、32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国家级、84个省级、503个市级生态村。

(本报记者 袁万兵 见习记者 刘畅)

新闻推荐

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

日前,在泾县王直助教中心三楼教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正在进行,考生不是学生,而是昌桥乡孤峰村严武保、朱根芦、刘春华、刘清凤四位县、乡人大代表,考官也不是老师,而是孤峰村30位选民代表,陪考官则是...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