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把好茶叶做成好“茶业”

宣城日报 2019-03-24 21:24 大字

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春分过后,春暖花开,旌德县白地镇汪村村的白茶茶园生机盎然,山上茶园200多位采茶工穿梭采摘忙,山下春茶制作井井有条……3月25日,旌德县白地镇千亩白茶春茶正式开园采摘。

白地白茶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国强告诉记者,由于今年开春雨水较多,春茶的萌动期较往年稍延迟几天,采摘期也相对推后。但是好在3月中后期天气晴好,且去年下半年气温较为平缓,没有极端恶劣天气,他预估今年春茶的产量和品质不会受雨水影响,反而会有所提升,“今年市场预期行情应该不错。”陶国强估计今年产量在10吨左右,产值约1300余万元。

今年开园采摘前,陶国强从本地及周边县市区招了800多名采茶工,还新购入了杀青理条一体机。“茶园产量逐年增加,但加工能力跟不上,我们从附近的浙江湖州购买了机器,来提高加工效率。”陶国强介绍道。今年跟往年差不多,采摘期要持续20天左右。

白茶属绿茶中的“白种茶”,叶片呈绿脉白叶,是茶树中的特异品种。陶国强的白茶公司创立于2011年,是旌德县第一家白茶企业,目前白茶种植基地占地达1200余亩。8年来,基地逐渐实现优质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形成优质白茶产业化,将旌德的生态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获得了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此外,他的“鹊岭”白茶还荣获了市十佳地方名优农产品、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名牌产品,并入选2017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陶国强表示,这些成绩,除了自身用心经营之外,也离不开市县两级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

据他回忆,2013年,旌德县通过现代农业茶产业项目,将基地园区路面进行了硬化,“工人出行、车辆通行运输都方便多了,真是给我们帮了一个大忙!”陶国强感叹道。

2017年,市种植业局首先在陶国强的白茶基地实验茶园水肥药一体化项目。自动冲灌的新技术为茶园抗旱、节水、保肥发挥了作用,大大节约了成本,令他印象颇深。

此外,品牌推广工作让“鹊岭”白茶走出旌德、走出宣城……

记者从旌德县种植业局了解到,旌德作为全省重要的产茶县之一,现有茶园3.84万亩,可采茶园2.64万亩,“三品”认证面积超过95%,其中有机和绿色茶园面积9500亩。旌德县“天山真香”名茶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十大名茶”之一、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天山鹤”“鹊岭白茶”获评省著名商标,“寒山七根”茶叶被评为全省首家“气候好产品”,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产品金奖。

为把好茶叶做成好“茶业”,旌德县提供了多重政策扶持。该县设立了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对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新建繁育基地、经营主体带动贫困人口、品牌创建等方面予以补助。同时争取省现代农业茶产业项目2000余万元项目资金扶持,吸引浙江等地客商新建茶园7000亩。

优质产品源于高标准、高定位。旌德县坚持“高标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茶园,通过省级标准化茶叶示范基地复评认证,鹊岭白茶基地建成药肥水一体化示范基地,庙首镇祥云村(茶叶)成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该县实施“农业+工业+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以茶叶一产带动生态休闲、旅游观光、采摘体验等,整合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基金、茶产业项目资金,盘活改造老茶园,如三溪镇路西村的空中茶园经改造成为3A级景区核心景点。庙首镇依托万亩茶叶基地,建设“茶香小镇”;白地白茶公司建成现代茶园景点亮点工程,被评为长三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博览会推荐景点。庙首镇、白地镇茶区年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全县年采茶用工近4万人,为当地农民人均增加工资性收入2500元以上。

新闻推荐

“机器人村医”下乡来

村医带着机器人上门为村民进行诊治。特约记者汪红潮摄村医亲身体验机器人中医诊疗功能。特约记者朱于斌摄村医运用机器人...

旌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旌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