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碧城与胡适的亲戚关系

江淮时报 2018-05-29 11:23 大字

吕碧城(1883-1943)

□李传玺

民国才女吕碧城于光绪九年 (1883年)出生在山西太原父亲吕凤岐任所,三岁随父亲回到安徽。一般人印象吕碧城是旌德庙首人。但她随父亲回安徽,却没有回旌德,而是回了舒城。由于太平天国对皖南损害太严重,吕凤岐将家迁移到了六安舒城张母桥。

吕碧城终生不提舒城。我在去张母桥追寻吕碧城时,张母桥乃至舒城也不知吕碧城。

就在这个追寻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个疑问,即她与胡适的亲戚特别是辈分关系。

胡适夫人江冬秀是旌德江村人,曾外公吕朝瑞咸丰三年(1853年)癸丑科探花,外公吕佩芬是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第6名)。这对父子进士都是旌德庙首人(胡适《新婚杂诗》三“序”这样写道:“与新妇同至江村,归途在杨桃岭上望江村、庙首诸村,及其北诸山。”)。吕凤岐、吕碧城父女也是旌德庙首人。都是吕氏家族,他们之间应该有关系。

近读到吕碧城父亲吕凤岐《石柱山农行年录》一条记载:“筱苏弟,名佩芬,九霞叔第四子。癸酉举人。 ”由此可知,吕凤岐与吕佩芬是堂兄弟。而且从语气看,两家应该相当亲近。再如此一算,江冬秀的母亲和吕碧城应该是堂姐妹。这样,吕碧城就是江冬秀的姨妈。胡适也由此与吕碧城有了亲戚关系,如果两人相见,他也必须喊她姨妈了。

吕氏是旌德望族。吕佩芬与父亲吕朝瑞(即吕凤岐所称九霞叔)是父子进士。据吕凤岐的这条记载,吕佩芬考中举人应该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加上光绪恩科,共参加了四次会试。吕凤岐也于光绪三年 (1877年)丁丑科即吕佩芬前一科考中进士(第25名)。应该说他们考得都是很优秀的。吕佩芬更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留下了一笔。考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福建、顺天、贵州、湖南乡试主考官和同考官,京城经济特科收掌官,国史馆和起居注协修,编修处总纂、功臣馆纂修,以及二品衔侍讲等职。在收回铁路权利运动的大背景下,激于民族义愤,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吕佩芬创议奏请设立安徽省铁路公司,修筑皖赣铁路。七月获准。计议该路北起芜湖,经湾沚、宣城、宁国、旌德、歙县、屯溪、婺源到达景德镇。公司高薪聘请3位外籍专家,协助勘测和设计工作。拟发展股东筹集400万两白银,但到辛亥革命前仅收集了200多万两。由于资金一直短缺,再加清廷腐败与辛亥革命爆发,1914年,这一工程不得不半途而废。但辛苦工作并没有白废,到辛亥革命前,工程完成了芜湖到湾沚的路基与桥涵工程,并为以后皖赣铁路的修筑贯通打下了基础。

说吕凤岐是旌德人可以,但说吕碧城是旌德人则不得不加上原籍二字。三岁随父亲回到舒城张母桥,一直到十二岁父亲逝世才与张母桥脱离了关系。家中男丁夭折,虽然吕凤岐有四个非常优秀、后来在中国现代女子教育史上都留下记载甚至辉煌的女儿(吕惠如曾任南京两江女子师范校长、吕美荪曾任奉天女子师范校长、吕碧城曾任天津北洋女子师范校长、吕坤秀曾任厦门女子师范老师),但他仍然过继了兄弟家男孩到他家来顶户头。吕凤岐逝世后,家庭便发生了继承权之争。吕碧城母女五人不仅遭到监禁,吕碧城也遇到了退亲之辱。后来不得不跟随母亲回到来安,依附外公家生活。这也是吕碧城后来去天津投奔舅舅的由来,她终生不提舒城甚至终生不嫁,这也是一个根本原因。

吕碧城被赞为 “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胡适被赞为白话文运动的首倡者,两人竟有这层亲戚关系,也是一趣,当然更可看出当年皖南大家族深厚的文化渊源。

新闻推荐

拘留五日后被执行人请求和解

5月3日,被执行人戴某、洪某在被拘留五天后,请求与申请人旌德县某建材公司和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以和解方式成功执结。...

旌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旌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