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谱写人民法院工作的“高山流水”——市中院推动新时代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纪实

宣城日报 2018-01-05 21:32 大字

院长钱明树开庭审理案件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宋家传案审理现场小记者进法院新纽置业第四次债权人会议

山水诗乡,多彩宣城。

根植于这种特有的地域文化,市中院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正式提出“执法如山与执法如水并重”的工作理念。

“牢记执法如山,不忘执法如水,自觉把法院工作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捍卫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钱明树说道。

怀着这样的信念,市中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以山的高耸和威严,为平安法治宣城铸就了司法职能的铜墙铁壁;以水的灵动和柔情,为和谐幸福宣城播洒了为民服务的璀璨光芒。

用忠诚守护如山的理想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渴求,就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一年来,市中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忠诚履职,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2017年,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0865件,首次突破5万件,审结42652件,案件结收比位居全省第一;市中院受理各类案件3169件,审结2774件;员额法官人均办案数197.92件,位居全省前列。

刘炎德抢劫、故意杀人案,张志松故意杀人、保险诈骗案,蚌埠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宋家传涉嫌受贿案,宣城大唐、宣城利华、宣城国鑫等房企破产重整案,全市首例公益行政诉讼案……2017年,一大批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得到妥善审理,为平安、和谐宣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司法环境。

2017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刑事案件2323件,审结2144件,判处罪犯2408人。共审结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盗窃等案件476件,涉毒案件99件130人,职务犯罪案件45件63人,非法集资等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80件,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威慑力。

2017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民商事案件29182件,审结25154件。妥善审理公司债务清算、企业破产重整等案件71件,借款、保险、票据纠纷等案件6627件,知识产权保护案件110件,房屋买卖、建设工程等纠纷案件1159件,涉及各类经济主体的买卖合同、股权转让、企业改制等纠纷案件1923件,努力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2017年,全市法院共受理行政案件787件,审结651件,同比分别上升62.24%和70.87%。依法审理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市政设施建设等行政案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加大对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指导力度,审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0件。实现市长出庭应诉的零突破,行政负责人出庭率71.89%,负责人庭审发言率53.09%,均位于全省首位,不断推进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的有效衔接。

2017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8100件,执结14292件,执结标的额56.95亿元。成立市攻克执行难工作领导小组,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向纵深发展。充分运用“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实现对被执行人银行存款、车辆、工商、有价证券、不动产等财产信息查询全覆盖。加大对逃避、抗拒、拖延等规避执行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拘留被执行人400人,限制出境2人,依法判处拒执罪1人,罚款40万元。加大失信惩戒力度,曝光失信被执行人5635名,239名失信被执行人在曝光后主动履行了义务,有效破解执行难题。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两级法院为实现公正司法与司法为民所付出的努力。“市中院一直坚持‘巩固成效、高位求进\’的工作基调,不断推动队伍和基层基础建设,为更好履职尽责奠定坚实的基础。”钱明树如是说。

市中院大力推进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2017年,共选派两级法院329名法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226名法官分批次到浙江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进行素能培训。举办全市法院审判实务专题研讨会18次,提升干警业务水平和技能。加强调研及学术研讨工作,8篇学术论文、24篇案例在省级以上评比中获奖,6篇业务研讨文章在《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报》等报刊上刊载,1个调研课题中标并荣获全省优秀调研成果奖。2017年,全市法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等省级以上集体荣誉26个,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等省级以上个人荣誉51个。

用创新打造工作的亮点

提及宣城市的法院工作,“宣城样本”“宣城模式”“宣城特色”“宣城经验”之类的词语屡见报端、口口相传。这就是市中院在改革创新方面取得的瞩目成果。

2017年3月9日,市中院裁定批准大唐公司及3个子公司重整计划,标志着停滞多年的全省最大棚户区改造项目涅槃重生,5200余拆迁户、2000余购房户共计2.3万余人的权益依法得到保障。4月22日,大唐万安置业有限公司重整后首批房屋交付仪式举行,共交付安置房348套,商品房250套。同在3月9日这一天,市中院批准利华房地产公司重整计划草案,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房屋陆续得以交付。2017年9月30日,停滞多年的“中国·茶府”项目重新启动,2017年10月16日,市中院裁定批准国鑫房地产公司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至此,困扰宣城市民数年的四大房企破产重整案均重新焕发生机。

在破产案件审理中,市中院在管理人模式、重整模式、债权处理方式、债权人会议召开方式、重整方案及破产财产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创新,破解了诸多司法实践中的难题。

“破产案件审判的‘宣城经验\’已推向全省甚至全国,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内参、《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安徽日报》及安徽新闻联播等主流权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其中,大唐案件被《法制日报》内部刊物《情况汇报》进行了深度报道,报送中央领导同志。”钱明树介绍道。

这是市中院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执法办案质效的精彩一跃。

用创新破难题,不断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全省率先引进司法拍卖辅助机构,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网拍标的物203件,成交122件,成交率60.1%,成交总金额2.27亿元,综合溢价率10%,为当事人节省佣金829万元。强化执行信息化应用,采取“三级四点”执行指挥模式,开创了安徽三级法院联动执行先河。强化多部门联动执行,与公安、房管、住建委等部门联动,率先破解“唯一住房变现难”,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交警部门代为查扣被执行人机动车辆工作机制,率先探索“悬赏执行保险”工作机制,率先开创法院与银监部门就维护金融安全具体问题建立单独联席会议制度的先例……每一项都是市中院锐意改革的见证。

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导向,着力破解法院长久以来存在的案多人少矛盾。

多措并举,推进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创新。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调对接中心”,与各类非诉纠纷解决组织进行工作衔接。同时,与公安、人社、司法行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或组织联系,成立了医患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婚姻家庭纠纷、未成年人保护等多个调解组织。与市司法局、律协共同建立公益律师入驻诉讼服务中心工作机制,引导公益律师参与民事案件调解及涉诉涉访案件化解工作。与新浪网合作开通“在线法院”平台,大大拓宽了矛盾纠纷化解的渠道。

2017年,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共化解案件2817件,其中,旌德法院建立“314+”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将55%的简单案件在开庭前化解,84%的案件通过调解、司法确认、裁定等多元方式予以化解。

推行案件繁简分流,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64.32%,小额诉讼程序审结案件2718件,做到简案快审,其中,郎溪法院被表彰为“全国法院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

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落实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实现入额法

官全部回归审判执行一线。确定院庭长办案权重“三个不低于”,即院长、副院长、庭长分别不低于所在审判团队人均办案数的10%、35%和70%。院庭长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影响面广和新类型案件。2017年,入额院庭长办案30481件,占全部审判团队办案数的59.93%。其中,市中院院庭长办案2097件,占66.17%,办案比重、案件结收比均位居全省前列。

用服务传递如水的柔情

一心为民,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本质特征,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和正确运用。市中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宗旨,不断创新便民利民机制,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法治成果。

开辟民生案件“绿色通道”,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执。积极探索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家事案件3591件,调解1237件,调解率34.45%,荣获“安徽省优秀妇女维权岗”称号。审结劳动争议、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医患纠纷、农村土地纠纷等涉民生案件1497件,及时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开展涉农民工工资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依法保障群众胜诉权益。畅通申诉信访渠道,审查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54件,接访148人次,化解重点信访积案35件,化解率100%。发放司法救助款185.83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缓减免交诉讼费157.35万元,传播司法温暖。

司法为民的一个关键,在于办案要在阳光下进行。一直以来,宣城法院积极扩大司法民主、加强司法公开,搭建互动平台,让公众可通过更多渠道关注甚至参与办案过程。2017年,全市法院利用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公开审判流程信息24987项,案件开庭信息22549件,生效裁判文书29894件,庭审网络直播4160场,召开新闻发布会10场,举办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53次,5000余名群众受邀走进法院观摩庭审,庭审网络直播3868场,官方微博、微信发布各类信息8934条,构建了开放、动态、透明的阳光司法机制。

为了给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宣城法院进一步规范诉讼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和工作流程,为群众提供各类诉讼服务3万余人次,泾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荣获全国法院先进集体。积极推行网上立案、预约立案,合规案件当场立案率100%。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开发建设虚拟导诉员、智能法律机器人、在线法院等便民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咨询1500余人次。

基层法官力量薄弱一直是百姓维权的一个难点。2012年,全省首家法官工作室在旌德蔡家桥成立,2016年,全省首家少数民族村法官工作室在宣州区沈村镇胡村回族村成立,这也是全省首批50家被正式命名的法官工作室之一。目前,宣城市已基本实现偏远山区法官工作室全覆盖,法官工作室的“宣城模式”在全省范围内被大力推广。

未成年人犯罪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为倾力教育、感化和挽救失足少年,宣城市多家法院建立“圆桌审判”模式,以圆桌代替普通法庭的审判台,消除未成年被告人的恐慌、抵触心理。宁国市人民法院还建立“重新起航——不一样的未来”微信群,由“法官妈妈”与社区服刑未成年人组建“一对一”微信平台。宁国市法院少年审判入选全省法院“巾帼志愿服务十大创新案例”,“青少年心理工作室”被评为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风帆劲起正当时,倾力护航促发展。市中院用“执法如山与执法如水并重”的信念和魄力,谱写出了司法服务领域的“高山流水”。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市中院将继续坚持服务大局、狠抓执法办案、践行司法为民,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推动新时代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效,为打造“四个特色之城”、加快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新闻推荐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自2014年4月启动卫生城市创建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上下奋力拼搏下,宣城市于2015年12月荣获“安徽省卫生城市”称号、2017年6月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成就了卫生城市创建速度的“...

旌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旌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