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六旬老人手工制作粉丝40年

皖南晨刊 2017-12-18 14:18 大字

晾晒粉丝。

吴建平今年62岁,旌德俞村镇俞村村人。他学山芋粉丝加工手艺时还不到20岁,这一做就是40年。40年的执着坚持,吴建平坚守的不仅仅是味道,更是浓浓的乡情。

“手工做的粉丝好吃,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我加工粉丝已经有40多年,每年这个季节都很忙碌……”日前,记者来到旌德县俞村镇凫阳村,吴建平正在农户家加工山芋粉丝,只见他拿着类似刨刀的工具,在一块立着的山芋粉块上从上往下刨,一根根形状规则的山芋粉丝就成型了。

“我现在一天能刨丝加工4块山芋饼,现在手工加工粉丝的少了,很多家庭用机器做,但讲究的农户还是要求手工制作。”吴建平一边刨丝一边介绍。

刨丝是吴建平加工山芋粉丝的最后一道工序,一块重约20斤的山芋粉块,一层一层地刨,四五个来回,约四十分钟后,山芋粉块就全变成了丝,摊放在箩筐里。刨好的山芋粉丝晶莹剔透,摸上去光滑柔嫩,几乎没有断丝。

吴建平今年62岁,旌德县俞村镇俞村村人。他学山芋粉丝加工手艺时还不到20岁,当时学这手艺的人不多,现如今更少了。山芋是旌德农村的特产,每年收成后,制作成粉丝便于储存,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少不了的一道美味。入冬时节,便是村民做山芋粉丝的时候。

山芋粉丝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呢?吴建平告诉记者,首先将山芋洗好,碾碎,打成粉状,再把沉淀过后的清洁水调成粉浆。经过多次过滤放置半个月后,经过高温蒸熟制成淀粉,晾晒干后就做成粉丝了。其中,高温蒸熟制成淀粉和刨丝最后两个环节就是吴建平要做的工作。

吴建平上门加工时,随身带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刨刀。因为断断续续做山芋粉丝加工已经多年,他在远近乡村都有了名气。每年入冬,天气渐凉,就不断有人来邀请他去家里蒸粉丝,特别是在外地工作的子女觉得还是家乡手工粉丝味道好,也有些顾客是在亲朋好友家里尝过,觉得口感比机器做得好,就托亲朋好友来代购。

看似简单的工艺,其实有技术含量。“蒸山芋粉块,火力大小、调粉硬度、山芋选择都有讲究,山芋粉渣多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这就要考验师傅的技术了。”吴建平总结出手工加工山芋粉丝整个流程,从山芋到粉丝,要经历磨粉、打浆、蒸饼、刨丝、晾干等环节。

吴建平说,要做出好吃的粉丝,山芋磨粉前要精选洗干净,打浆要黏稠均匀,而最关键的环节是蒸饼。山芋粉从调成糊状到蒸熟,需守在锅灶旁,添柴火搅拌山芋粉,最重要的是每10分钟需往蒸屉里倒山芋粉,一层层蒸熟,这个过程是漫长的,需要4个小时,加上烧水的1个小时。

制作质量好的粉丝,至少得半个多月时间,遇到不好的天气,一个月也正常,只有这样,做出来的粉丝才有筋道。如今,吴建平每天加工4块山芋饼,一块饼收60元加工费,一天240元收入。虽然做山芋粉丝收入不错,良好的口碑也不缺客户,但吴建平说:“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门手艺活,真担心以后再寻不到这么好的味道咯!”

制作手工山芋粉丝,耗时费力。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粉丝加工厂家已经用机械化操作代替了手工制作,但吴建平对手工加工粉丝仍然乐此不疲,继续坚守着传统的手工制作。40年的执着坚持,也许吴建平坚守的,不仅仅是味道,更是浓浓的乡情。

新闻推荐

版书镇突出“三美” 抓美丽乡村建设

旌德讯(方奇平)近日,旌德版书镇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体目标,紧扣“迈入高速时代、打造健康旌德”的主线,对照“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方案,认真开展创建工作。“...

旌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旌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