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把“死资源”变成“活资产”

宣城日报 2016-12-05 00:00 大字

本报讯 “村里真的变样了!”这句话几乎成了旌德县兴隆镇三峰村第一书记盛奇的“口头禅”。他说,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变“活”,村民的精气神也提了起来。

作为当地有名的“贫困村”,过去,三峰村空守着山场、水面等资源,但是受管理体制落后等因素影响,没有一家像样的主体来承接和运营,村集体经济近乎空白。

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村民刘小俊回乡试种油桃,数年后,正当他准备再次扩大生产时,资金瓶颈成了“拦路虎”。一筹莫展之际,旌德在全省率先整县推进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他带来了转机。

趁着“东风”,三峰村成立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集体经济母公司,村集体申请到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万元入股,刘小俊以油桃基地评估后的资产出资,成立桃花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刘小俊负责经营,村集体保底收益每年5万元。

三峰村的“投资入股”实践,只是旌德县在农村股改中设定的集体资产运营的四种模式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承包租赁、简单自营、委托经营”三种模式,分别对应不同的资产和不同的主体。

地处皖南山区,旌德县“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自然环境长期制约农业规模化发展,集体经济十分匮乏。年度,全县个村(社区)中,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达个,收入2万元以下的多达个,两者相加占到全县村区的近八成。

为改变这一现象,年,旌德在全县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今年在全县整体推进。

改革“破冰”首要在于确权,经过清产核资、界定成员资格、合理设置股权、成立法人主体“四步”后,每个行政村挂四块牌子: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有限公司。

旌德县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重构了集体资产的产权,放活了集体资产运营的机制,真正走出了一条“乡村里的社会主体市场经济之路”。同时农村集体经济也实现了“三变”,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实现了由“权”到“钱”的转变。

“过去发展集体经济是卖山场林地,相当于卖鸡,就一锤子买卖;现在搞‘股改\’是把鸡送到养鸡厂,下的蛋不仅归我,而且鸡还在。”说起复杂的农村集体资产“股改”,三溪镇路西村村支书黄晓本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一年多来,旌德县农村股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该县个村全部消除集体经济空白,其中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本报记者 顾维林 特约记者 汪红潮)

新闻推荐

旌德卫计委 四举措推进“关爱女孩行动”

旌德讯今年来,旌德县卫计委从强化宣传教育、开展优质服务、打击“两非”、实施***等四项举措,扎实推进关爱女孩行动。该委积极开展以“关爱女孩”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免费发放计划生育法律法规、...

旌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旌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