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国时期的泾县中学

皖南晨刊 2016-09-26 00:00 大字

现在的泾县中学。

泾县因四境环山,交通闭塞,故到民国时期,全县小学毕业学生或因家庭环境或因交通状况,大多不能外出就学而中断学业。

民国二十四、五年间,地方父老及旅外人士就有筹募基金创办泾县中学的创意,但正在筹募时抗日战事爆发,宣芜相继失陷,泾县成为国防前哨,此举遂告搁置。而此时有众多学校为避战火纷飞迁至内地,如迁至泾县的安徽省立第十二临时中学,迁至旌德江村的安徽省宁属联立中学。后者有部分师生迁至泾县茂林潘村,以藩氏祠堂为校舍办学,校名为“安徽省宁属联立中学泾县分校。”

民国三十年(1941),泾县国民政府奉皖南行署令饬将宁属联立中学泾县分校改设为泾县中学,但因经费及高初中问题未能解决,经三十年度十二月份扩大县政会议决定,另行筹设县立初级中学一所,并附设简师班一班以培养泾县国民教育师资。会上确定了县立初级中学开办费及经常费,及简师班经费,并列入县预算开支。校址拟设泾县水西并定下一年秋季开始办理招生。

泾县国民政府在宁属中学泾县分校内暂设一年制简易师范科及初中普通科,一年级各一班,由宁属中学泾县分校主任周芷贞先生兼任泾县中学校长,当时学生不足一百人。校舍位于茂林的潘氏宗祠。民国三十二年(1943)宁中泾县分校奉第六区专署训令合并江村本校(安徽省宁属联立中学本部于民国27年内迁旌德县江村),泾县县立初级中学自此时正式独立。继任校长葛铭慎,学校一面招生,一面就泾分校学生连同简师科共开设四班,全校同学有二百五十余人。

考虑到作为地方学校的泾县中学,应该设一中心点,以便利四乡之学子。经地方要求,泾县中学遂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暑假迁到县城赵家祠堂。除原有四班外,一年级分甲乙组授课。因学生报考者过多,赵氏宗祠里人满之患。加之敌机骚扰,为避免空袭及有校舍不够分配的原因,学校迁到城北八里纪村的卫家祠,计有同学近二百人。卫氏宗祠经边修建逐渐完备。三十三年(1944)四月敌寇流窜县境,纪村位处前线,炮声机影不断。为顾及学生学业及人身安全,泾县中学于仓促中迁至城南四十里的大康王氏大宗祠复课。大康位于群山环绕之中,中学生来往及学校给养十分不便,学校又于该年暑假迁至城南二十五里的黄村黄氏宗祠,招收新生投考。学生报名踊跃,该期一二年级改成双轨师范科,奉令改设四年制,共开六班,同学超过二百人。为加强对泾县中学的基金管理,泾县国民政府组织成立县中基金保管委员会,由大会推定基金保管委员会,推定潘隽夫、朱尊一、胡炳炎、汪尧民、查谷高、查荪、董石泉、张徽评、吴介如等九人为基金保管委员,在县中召开第一次委员会议;由县中拟具组织章程呈报县府备案。

三十四年(1945)秋敌寇已经宣告投降,泾县中学一再预备迁城。当时全校已经开八班:一甲一乙、二甲二乙、初三师一师二,终因学生过多,城中无校舍足资容纳。十二月间城中驻军向前推进,学校奉令迁城南郑氏宗祠。该祠房舍较多,将之改为各种功能性教学、生活用房,预备成为永久的校址。同年十二月间葛校长因事辞职改由董石泉先生继任。

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泾县中学共设有教室七间,另设有校长室、办公室、会计室、事务室、图书室、合作社、大礼堂,男女生寝室、厕所、厨房,校工室、老师寝室,房屋中有天井、过道。学校东边为水塘,西边为操场,操场中建司令台一座,功能设施较为完备。校长与教职工共26人,除校长董石泉外,主要教师有朱大鋐、朱德熙、曹通、范运钧、王维球等。

为解决泾县中学的经费开支,民国三十七年(1948),泾县参议会推定县长王伯恭与县简易师范学校校长朱尊一前往南京,商议南京的泾县会馆会产划拨事宜。后议定将南京建业路、白下路教敷营市房三幢租金额拨归县中与简师充作设备费用。此经费划拨直至内战结束。

泾县中学创建于连年的天灾战祸之中,其间几易校址,却始终做到让青年学子读书有校、弦歌不辍,保证了物质和精神食粮的供给。该校毕业的学生也励精图治,或升学或就业,以出色的成绩为母校增光、为宗族生色。

新闻推荐

消防知识讲座

日前,旌德县文旅委邀请合肥瑞安消防工作人员对系统干部职工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通过生动的讲解及结合全国火灾案例现场PPT触目惊心场面的播放,教官现场演示了灭火器、应急灯的正确使用方法,以提...

旌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旌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