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汪嘉楠的万字“修路日记”

宣城日报 2015-12-12 11:19 大字

“2015年6月11日星期四晴,上午同方书记一道去云乐乡上茶路,帮助协调工程造价预算、拆迁等事宜……”

“2015年7月28日星期二晴……在王冬生户,经商谈达成协议,其房屋东侧菜地边坎同意退让,要求是退让后浆砌恢复……”

说旌德县云乐乡副乡长汪嘉楠干工作认真一点都不假。这不,为了把镇里的一条路修好,五个多月来,他来回跑了数百趟,写下了长达一万多字的“修路日记”。

初冬的傍晚,刚过不惑之年的汪嘉楠又一次来到了距离镇政府不远的上茶路拓宽工程建设现场实地查看。这几乎是他每日的“功课”。

“从道路开建到现在,我到这里不下上百次。”汪嘉楠说,这条路看上去是全乡许多道路里一条很不起眼的乡村小道,却关乎数百名村民的出行问题和经济发展。谈及这条路建设过程的点点滴滴,汪嘉楠如数家珍,每一件小事都被他详细地记在了“修路日记”里。翻开日记,汪嘉楠也打开了记忆。

2013年冬天,因正常工作调动,曾在蔡家桥镇干了三年维稳办主任的汪嘉楠来到了偏远的山乡——云乐乡。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这个乡的经济发展并不算好,而其中计生和宣传两项工作更是在全县处于倒数地位。

初到乡里,乡党委书记就与汪嘉楠进行了一番长谈,而其中的一句话让他至今都难以忘怀:“如果云乐乡再不加快发展,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正是这句话,让汪嘉楠笃定了倾力奉献的想法。于是,他毫不犹豫接下了分管计生和宣传的任务。而此前这个岗位已经空缺了近半年。

“虽然我之前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但我也有自己的优势——能够在基层沉下来!”汪嘉楠说,为了不辜负乡党委的期望,自己慢慢摸索,最终使这两项工作在当年年底全县的考评中摘得桂冠。

这场“翻身仗”对汪嘉楠意义非凡。他告诉记者,通过一次次下村走访开展工作,自己不仅很快与村民们打成了一片,更坚定了要干好工作的信念和信心。

今年年后上班的第一天,汪嘉楠像往常一样到村里走访。刚走到从镇中心到许村的上茶路,他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正好是过年期间,很多车辆来往,但由于道路狭窄,车辆堵得一塌糊涂。”汪嘉楠说,自己在后来的走访中了解到,很多老百姓对这条路的路况早就怨声载道了。“这条路必须拓宽了!”汪嘉楠回忆道,在与乡党委班子成员商议后,修路的计划很快摆上了日程。

但这个动议实践起来却并没有那么顺利。经过前期了解,上茶路拓宽工程涉及不少住房和农田,这首先直接引出了征地问题;其次,由于上茶路坡度较大,工程技术难题也是一只“拦路虎”。

汪嘉楠的“修路日记”里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件事——

在施工填方过程中,部分大石块从高处滚落到村民肖子明的竹园里,导致毛竹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这可惹恼了肖子明。当晚,他就给汪嘉楠打了电话发了一通火,并要求立即停工。为了安抚肖子明的情绪,汪嘉楠先是承诺一定会给予赔偿并及时停工,然后及时赶到肖子明的竹园,用手机将损坏的毛竹清晰地拍摄下来,并表示在此后的施工过程中一定不再损坏竹园里的毛竹。

“后来他(指肖子明)不仅对这种处理方式很满意,还表示以后如果施工需要,可以随意占用竹园。”汪嘉楠说,只要用对了工作方法,老百姓不仅不会阻扰,而且肯定会给予大力支持的。

翻开汪嘉楠的万字“修路日记”可以看到,类似的事件不胜枚举。不夸张地讲,每一个事件从发端原因、处理过程到反馈意见,点点滴滴他都记录了下来。不仅如此,通过修路,他着实从一个工程“门外汉”变成了“行内人”。“现在如果再修路,我从规划开始就能参与了。”他笑着说。

问及记日记的原因,汪嘉楠回答得非常朴实:记录的过程就是知识增长、经验积累的过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都包含着与群众打交道的“大学问”。

新闻推荐

朱村里写“旺”字

本报讯 元旦期间,在千年古村落旌德县朱旺村,来自埃及、印度、苏里南、牙买加等20个国家的20位在皖留学生向当地书法家学习写“旺”字,给家乡亲属...

旌德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旌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