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抗战时期的 江村宁属六县联立中学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70周年。抚今追昔,深感这个胜利来得多么不易,现在我们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多么幸福!最近以来,那些雄壮的抗日歌曲,总把我带进对8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卓绝斗争的片段回忆中,尤其是儿时记忆中宁属六县联立中学迁到江村以后,在江村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战热潮那段红火岁月,我一直没有忘怀。由于当时年幼,我并不知道当时的全面情况,现在仅凭零碎的记忆和联中校友的口述及有关历史资料,提笔撰写这篇短文,以兹纪念。
安徽宁属六县联立中学,是由宣城、宁国、南陵、泾县、旌德、太平六个县联合兴办的。校址曾经设在宣城,1937年11月被日机炸成一片废墟,遂于1938年3月迁来旌德县江村,校长是我的父亲江康世。江康世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政法系,曾任芜湖一中教导主任,1936年秋调任联中校长,毕生从事教育工作。
江村是皖南山区一个古老的大村落,座落在雄伟的金鳌山(黄山支脉)下,清澈见底的溪水流贯全村,村前有狮山古庙、象山和7层高的文昌宝塔,塔影倒映在夏季盛开荷花的聚秀湖中,湖边环绕着精致的石栏,形成一派秀美怡人的景色。村内5座科举时代的石牌坊和村南山岭上的3座古寺庙,以及众多的古祠堂,显示着这座千年古村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村西是集市白地镇,村里有沿河的石板人行道和店铺整齐的街道。因此,在那个战乱时代,江村是一个难得的环境清幽、生活方便的办学求学的好地方。
宁属六县联立中学之所以在被日寇炸成废墟之后,能立即找到这块好地方继续办学、教育救国,与老一代教育家、我的祖父江辛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江辛是清末举人,钦点主事,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曾在旌德县创办第一所新学,当过省立八中及四师校长,曾经是省立安徽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并于建校后担任“文牍”(相当于秘书长),抗日战争前是安徽省5位国民议会参议员之一,是安徽省教育界的知名人士。江村是祖父的原籍,正是由于有祖父的支持与帮助,当时年仅30岁的校长、我的父亲江康世虽然从宣城校址废墟里只带来一颗校印,赤手空拳,也能够依靠艰苦奋斗,白手起家,奇迹般地把宁属六县联立中学这所大后方的教育阵地在这个山村轰轰烈烈地复办起来。
正如祖父江辛作词、音乐教师邱仁才作曲的《联中校歌》所唱:
“宣州沦陷寇氛张,校址远徙旌西乡。四山环绕好风光,弦歌不缀武威扬。
生徒纷集志坚强,分校宣泾并飞翔。誓灭顽敌驱豺狼,千秋万岁中华长。”
这所战时皖南最大的后方中学,当时的办学条件是极为艰难的。由于宣城、南陵等县已部分沦陷,学校的经费只有旌德、太平、泾县、宁国4个县资助,省拨的经费还要分一部分给泾县分校,故而开支基本要靠学杂费凑合维持。幸有当地的父老乡亲们热心关怀并鼎力捐助,学校在困境中逐步崛起,启用了村里30多栋祠堂、寺庙、祖屋,加上租用一些私宅民房,作为教室、宿舍、礼堂、办公室和饭厅。在开办初期,一切因陋就简,没有板凳,就用木板搭在砖块上代替;没有床铺,就用竹片钉在木架上代替;没有课本,就用自制的油墨刻印讲义;没有练习簿,就用粗纸裁订成本子;晚自习,就用植物油灯照明;……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他们都能群策群力,一一加以克服。江康世学识渊博,勤于任事,他四处奔波,聘请名师,广招学子,不辞劳苦,昼夜忙碌。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规模逐年发展壮大。至1940年,全校已有17个班,共计829名学生,其中有的学生是来自苏、浙、鄂、冀、粤、京、沪等省市,有的还是来自东南亚的华侨。1945年,学校已有体育场4个,教具6000多件,图书800多册(此外,在江村图书馆有数千册图书可供借阅),挂图60多种,仪器50多件,化学实验用品50多种,体育、卫生用具200多件,布置用具800多件,还有钢琴一架。学校首任教导主任是江强世(我的叔父,他后来去绩溪另创办了一所中专),先后在联中任教的有很多是在苏浙沪皖一带名望极高的教师,如俞幼舲、陈慕平、陈希权、茆鲁荪、苏抟云等10多位教授级的教师,还有不少名师、学者因大城市沦陷而纷纷来大后方,仰慕江村联中之名前来应聘或被邀聘。
在抗日烽火熊熊燃烧的年代,学校组织师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抗日救国活动。如:兴办《联中晨报》(现江村展览室有样品);组织抗日宣传队,师生化妆成工农商学兵模样到附近村庄游行,散发抗日传单,书写抗日标语;组织歌咏队、国乐队、西乐队、篮球足球队和话剧团、京剧团等。剧团利用业余时间排练,在节假日演出了不少以抗日救国为题材的剧本和其他文艺节目,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此外,联中的师生还募捐了不少寒衣、药品等,送给前方战士和难胞,并于节假日给前方战士写了大批的慰问信。
1942年,旌德县城的中东门外河边遭日机轰炸,为应对危急形势,学校决定实行军事化管理,建立了军训团。为此上级专门给学校派来2名教官(高、初中部各1名),军训团设大队、中队,一个班级为一个中队。上级还发给军训团步枪8枝、子弹若干发,供学生军训时练习打靶用。每周上两节军训课,晴天上操,雨天讲授《步兵操典》课,周末下午会操。届时学生一律穿黑色制服,打绑腿,束皮带,手臂佩戴“联中”二字的臂章,英姿飒爽。有时在夜间由教官搞紧急集合演习,以激发学生的高度警惕性和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江村,书声琅琅、歌声嘹亮、操练声雄壮,气氛热烈、激荡人心。正如音乐教师林中鸟撰写的《歌颂江村》的歌词中所唱:“谁说江村是冷落的村庄?谁说江村是荒凉的地方?在教室,在操场、球场,你看,900个青年儿女在动荡,你听,那琅琅书声和嘹亮歌声在波漾。他们虽来自不同的地方,都被江村抚养成长。杨树岭、聚秀湖让我们尽情歌唱、欣赏。我们抗日的意志像钢铁、像烈火、像奔放的长江。江村啊,您是读书的圣地,您是抗日洪流的后方,我们将以抗战的胜利为您增添伟大和荣光。”
在8年抗战期间,江村联中总共培养了近8千学子,为附近山区的贫寒子弟提供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为沦陷区的流浪学子提供了安定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为激发后方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救国意志,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培养栋梁人才,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联中的毕业生,怀着报效祖国的伟大理想奔向四面八方,但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忘记江村——这个在国难时期抚育自己成长的摇篮。自改革开放和江村旅游业开发以来,一批又一批的须发花白但事业有成的联中学子,不远千里,回到江村,缅怀先贤,重温抗日时期的报国志、救国情,畅谈家乡和祖国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千,更加激发了爱我中华、实现中国梦的意志和决心。
宁属六县联中这所战时中学,像当时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那样,在祖国的大后方,坚持教书育人,支援抗战,在我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联中的业绩,也是我们江村为抗战胜利做出的一份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新闻推荐
家住旌德县三溪镇霍家桥村48岁的吴丹和39岁的任来发,前年合作买了一台收割机,种了近100亩的水稻,去年开始增加到150多亩,今年又增加到200亩。今年相对以往雨水偏多,产量一般...
旌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旌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