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雷锋”跳水救人不留名再三婉拒酬谢,在旌德、萧县传为佳话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5-03-20 09:58 大字

[摘要]再三婉拒酬谢,在旌德、萧县传为佳话

■ 通讯员陈高裕朱于斌

本报记者张玉芳

阳春三月,大地回春,江淮大地上无处不在的 “雷锋”们更让人如沐春风。近日,安徽省旌德县和萧县的读者致信反映,旌德县庙首镇党员干部汪兴会和萧县马井镇中心校副校长吴振勇救落水人,事后又再三谢绝被救方的酬谢,在当地传为佳话。

3月9日下午四时许,旌德县年仅四岁的小哲在家门口的丰溪河上德桥边玩耍,不小心掉进了河中。小哲的奶奶等人听到响声,连忙大声呼救。此时,正在下村走访的庙首镇政府机关干部汪兴会听到呼救声,赶到河边,一头扎进河中,抱起冻得瑟瑟发抖的小哲,交到奶奶手上,还不停嘱咐老人:“赶紧给孩子洗个热水澡,不然会生病的! ”随后,悄悄离开了现场。

当天晚上,小哲的父母通过千方百计打听,终于找到汪兴会的家里。“孩子父母打电话说一定要感谢,我让他们别来。 ”没想到,等汪兴会回到家,就见家里桌上放了两瓶酒和一条烟。汪兴会无奈,托朋友送还。第二天,孩子的父母又找到汪兴会,一定要当面表达感谢。汪兴会几乎急了:“我救孩子不是图回报,这事不算什么,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去做的,更何况我还是一个党员干部! ”

无独有偶,一个多月前的2月5日,时值数九寒天,在312国道旁的深水河里,一名19岁的落水青年因萧县马井镇中心校副校长吴振出手相救幸免于难。对于此事,萧县电视台的记者曾两次联系采访,吴振都不愿多谈。在本报记者的一再劝说下,他才同意介绍点情况。

当天下午五点左右,吴振下班回家,当车行至312国道马井闸桥附近时,发现桥上围了很多人。“救人啊!有人落水了! ”听到呼救声,吴振立即停了车,发现有两个人掉进河里,一人在岸边不远,一人离岸有近20米,漂在河面上冻僵了,不能动弹。

因常从这儿经过,吴振知道这条河由于去年重新开挖,水深不会低于3米,当时天寒地冻,下水会十分危险。但情况紧急,他也顾不了许多,脱下袄子,鞋子也来不及脱就跳下水。费尽气力,把落水的小伙子拖到岸边,吴振的腿也完全没了知觉,围观的人把他架上岸。

“等把孩子救过来,想到感谢救命恩人时,才发现他已经走了。后来多方打听,才知道是吴校长。 ”落水青年的家人告诉记者:“后来我们拿点钱表达感谢,他说什么也不肯要。 ”采访中,吴振再三说:“这事很正常,换了谁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

短评

身边的“雷锋”让人温暖

不同的地方,不一样的情节,却演绎着同样的精彩。采访中,记者能深切感受到当地群众对两名英雄的崇敬之情。

两起救人场景,别人看来惊心动魄,但在两位当事人口中,“就是一件小事”。寒冬初春,能从冰冷的河中舍身救人已属难能可贵,救人后默默转身离开,面对被救者的谢意再三婉拒,如此人生情怀,更让人钦佩。同时,两起事件中,获救方也均有情有义,千方百计予以酬谢,形成一种善善相报的良性循环,闻之让人备觉温暖。

3月5日为每年的 “学雷锋纪念日”。在这个美好的初春,汪兴会和吴振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阳春三月,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重温雷锋当年写下的这些火热的字句,从现在出发,将“3.5”变成“365”,让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情操在心里驻扎、发芽、开花。

新闻推荐

偷运猕猴被查

本报讯 (通讯员 利轩 记者 武长鹏)近日,利辛县胡集镇派出所夜间巡逻时,发现一辆面包车形迹可疑。经盘查,民警在该车后备箱内发现3个装满猴子的笼子,随即与县森林公安分局取得联系并作进一步审查。...

旌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旌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