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探访徽宁古道(一)

黄山晨刊 2015-02-03 20:17 大字

□许琦 方光华

徽宁古道是指从徽州府歙县通往宁国府(宣州)的一条古官道。这条道,从歙县出发,走城西北门,过万年桥,经富堨至许村;由许村北上,经五猖庙、茅舍、茶坦至箬岭关,往东北经贴壁洞至天星洞到旌德县白地镇高甲,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歙县段今天习惯称“箬岭古道”,旌德人叫顺了嘴称“旌歙古道”。从许村到高甲,全长约25公里,古风尚存,山光诱人。

生长在歙县,少年时就听大人说起到旌德驮米的事,隐隐约约听过类似于儿歌般的《问路歌》:

城北直上万年桥,右往新洲种菜家。徐村对过仰村坝,三里凉亭依路上。沙溪村过九如桥,富堨村尾雨粟庵。凤凰湾上望沙滩,四柱牌楼靠河滩。太尉殿过丰口桥,竹会寺前跳石望。狮子躺在水中央,杨峰岭上善化亭。青山头过水口庵,天马山下登堂庙。善德桥头薇省坊,三朝典翰立中央。大宅门过水圳头,二龙戏珠河中央。种福厅前石板坦,土地庙过高阳桥。高阳桥上观音坐,观音老母面北方。桥头牌坊有两座,双寿承恩五马坊。南北通街大观亭,八角八卦风铃挂。大观亭过进士第,墙里门上连大墓。上前几步到官厅,敦睦堂过如心亭。前山正岭五猖庙,过了大亭是茅舍。二里半前有饭店,好吃好喝过大岭。步步高升石板道,过了关洞再问道。

这段完整的《问路歌》,把从歙县万年桥到富堨到许村直至到关洞的标记物说得清清楚楚。因为出发的地点不一定都在城里(歙县城),留传下来的问路歌自然有所不同,这只是其中一个。明朝徽宁二府驻旌署右恭议余昆翔编撰的《明朝古歙导游图》中也有记载。但不管记住哪种版本的《问路歌》,都可以沿着歌中的村庄和建筑顺顺当当地到达箬岭的关(官)洞。

日前,我们完整地走了趟从许村茅舍到高甲的古道,路线以石板道为迄始。从歙县乘车经富堨到许村茅舍之后,开始用双脚丈量古道。茅舍村的房子盖在山坞之中,说地无三尺平,夸张不到哪里去。村口一条溪水泛着银色的浪花,在落差不小的溪谷中蹦蹦跳跳,让那座老派的石拱桥显得十分有“城府”。房子在一条石板道的两侧纵向延伸,石板道却是一阶一阶往上走。房子大多两层,个头比平常的徽派民居要矮,每家每户的房檐下或者棚子里,均整整齐齐地码着高高的劈柴。杂七杂八的建筑蔓延开去也就二百米,出了村子石板道绕行上山,一路修竹十分漂亮,加上时阴时雨的天气,石板道上洇润出腼腆之色。上过一段坡之后的一个山弯,立有一根镇妖除邪的八棱佛柱,佛柱上顶着毗罗帽,柱身上镌刻有二十余字能清晰地辨认出“南无”“大藏”“如来”等字。出村一里来地,路边有一新建的木架路亭,有点像旅游设施。这个猜想,在三里地外的茶坦得到了验证。茶坦村房子建得比较分散,在路边一处平房的外墙上,有两块牌子:一块是箬岭村的牌子,估计茶坦属箬岭村;另一块是箬岭旅游公司的牌子。两块牌子中间,是两扇紧锁的大门。

茶坦村同样顺山而建,东一户西一户,石板道将一户户勾连起来。当年的茶坦村因为官道上来往客商频繁,曾经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山村,这一点却今不如昔,在村子里我们发现一处装有卷闸门的房子,有点像店面,却上了锁,门两边挂着一副字和句都还不错的对联:一溪水半山竹风月尽收小天地,满眼画寸心诗宠辱皆忘大自在。

今天的茶坦,房子不少,但大多数的门户都紧锁着。快出村的时候,突然下起了不小的一阵雨,我们就在路边的一家避起雨来。上台阶进堂前一看,房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样式,板壁楼板泥灰地面,到处干干净净。屋里布置似乎让人回到了童年的乡村。阵雨一停,我们辞别了屋主继续在古道上行走。

茶坦到关洞大概有三华里,走到一半的时候,倒是有一处类似于驿站的遗址,三面石头垒的墙还在,一面墙上还保留着一个完好的石门,墙高两米左右,占地倒有十来个平方。扫视一圈,没有发现有文字的标记物。茶坦往关洞是在一个比较宽阔的山谷当中,脚下是在修竹林木中延伸的石板道,两侧是蜿蜒着的青山,上行五六百米就到了一个山间平地,定睛一看正前面就是“天险重开”的箬岭关(官)洞了,洞前空旷的平地上就是汪华庙旧址。

新闻推荐

耿城镇获评“安徽香榧之乡”

□ 高建飞晨刊讯 日前,安徽省香榧产业协会授予黄山区耿城镇“安徽香榧之乡”称号。首届评定,全省仅4家获此殊荣,分别是:黄山区耿城镇、徽州区杨村乡、旌德县俞村镇、黟县宏村镇。...

旌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旌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