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郑飞早点从屯溪坐车到歙县兄弟三家成员集合后转车

黄山日报 2014-11-13 11:04 大字

郑飞

10月4日早6点,从屯溪坐车到歙县,兄弟三家成员集合后,转车在许村镇下车,再乘镇上车到茅舍村,开始徒步行走在追寻已久的隋唐古道。

隋唐古道又名箬岭古道、徽青古道,它始建于隋朝,完善于唐代,是当地郡守征调民力开辟的通往安徽沿江、中原的战略要道,由皖南徽州府城至青阳县止,是当时的徽州商人为了探寻徽州盆地封闭的自然环境的一次跨越式探索,开辟了古徽州物质的西北向通道,是连接新安江源头文明和长江中下游文明的一条文化通道。

本次徒步隋唐古道,起点是歙县许村镇茅舍村,终点是黄山区东黄山村的岭脚。上午9时半,一行九人从茅舍村头出发,孩子们蹦跳着探路先行,沿着青条石板铺就的小路,一路穿村过巷,慢慢地隐入丛林中。

蜿蜒蛇形,之字向上。路上笑语不断,入耳小溪潺潺,触目翠竹亭亭。岭头拐弯,扑面凉风习习,展望处处风景。抬头蓝天空旷,俯首箬叶青翠。左望秋菊雪白,清香扑鼻;右看核桃串串,醉荡风中。猕猴桃果实的诱惑,竹鞭裸露处笋儿尖尖的刺激,深青箬叶摇曳的吸引,让我们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入眼一派古朴的小村落,黛瓦白墙,精致的门楼,高高的马头墙不时从竹影婆娑中露出点痕迹。问过村民,知道是古村落茶坦。吃过干粮,从热情的村民家中灌满水杯,催促兴奋异常的孩子们,告诫着“只可慢慢行,不可坐路亭”的父辈诤言,鼓励着他们一路向既定的目标行进。

山间每2.5里有供游人小憩的路亭,巧妙地用山里青石搭建,也有的是杉木构筑,古香古色。路上不时有远道闻名而来的游客,相识的不相识的都相互热情地打个招呼,询问着彼此的行程,休息的间隙,还不忘交流着行走野外的经验。真是行也从容,停也从容。除却对身边触手可及的亲人的照拂,心境轻松。尘世、俗事的袭扰已在山外,这是一次惬意的、心灵的远足。

两个小时后,驻足箬岭关前。抬头雄关当道,上书繁体阴文大字四个——天险重开,一股豪情从镌刻石上的字里行间溢出。站在条石纵横的箬岭关上,放眼四野茫茫,入怀清风浩荡。遥想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筑关构思,心中浮起“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浩瀚情怀,油然而起“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开眼关山内外,厚重的青石,满目的荒草,猎猎的秋风,引各种风潮在这儿激荡,历史的、现实的、遥远不可触摸的、身边触手可及的……我浮想联翩,全身心地感受着这千百年来岁月蕴含的沧桑,它涤荡着我的灵魂,给我以精神上的洗礼。回首来路弯弯,前望去路曲折,古徽州谚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蕴含着义无反顾闯荡人生的气魄,期盼新徽骆驼精神家园的再度崛起。

关上一块国务院的1号界碑告诉我们关岭内外分别是歙县和旌德县地界。左望关内青石板路向竹海深处延伸,右看关外青草满阶的小路向下斜穿入森林幽深处。

浏览了关洞右边汪公庙遗址,细读了横立关前的梅花岭碑,探得右边隐藏着一泓山泉,驻足片刻,四围探寻归来的大人们开始拍照纪念,而关洞上下乱窜个不停的是孩子们活泼的身影。

午后的行程与来时不同,由上行改为平行和下行。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古木森森中,高大挺直的杉树,30多米高,不时有枯树横亘路中,险峻处,断木铺路;寂静处,鸟鸣山幽;幽深处,寒意森然;平坦处,阳光漏脸;转角处,小涧飞瀑。路遇从谭家桥上来的一国外游客,一人一包,彳亍独行,我摇着大拇指,在友善的笑容中蹦出一句“How do you do?”回应我的是憨笑声中意外的汉语“你好!你好!”这个插曲活跃了有些疲惫的神经和脚步,随后的几个小时行程,再未遇见行人,我们九人,弯成一条蚯蚓,在巉岩茂林中行进。林中稀疏的虫鸣,斑驳的日光让我切身感受到“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的禅味。稍稍落后队伍十余米,原始的寂静森寒扑面而来。山路时好时坏,不时泥泞湿滑,一路小心,挥杖拨草寻路。随后是一段闷长的原始森林中的穿行,在脚痛和腿肚痉挛的提醒下,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偶尔兴致顿起,摘点野板栗,用石头从刺球中砸出果实,分享着丝丝劳动的甘甜,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在孩子们沉重的脚步声中,终于钻出森林,看到远处山脚处有几幢房子掩映在森林的边缘,提示我们行程大半,两边茶园、果树次第出现,乡间味道日渐浓厚,心情自然开朗。下行五里许,到八里岗。一条简易公路断山而过,我们在路边等候了十多分钟,却没车辆和行人经过,感受到这古道的荒凉和静寂。继续向下行走,沿途是毛竹的海洋,不时有青竹横路,最喜的是孩子们,站在竹上的,挂在竹上的,坐在竹上的,喜笑颜开,照相机的闪光花了孩子们的脸,也花了我们大人的心。

最后一次补充能量后,队伍重新蠕动。孩子们感到疲累不堪,大人们开始不吝鼓励,表扬小的,询问大的,彼此加油。重走前人的路,让我们感受到了创业的艰辛。这次行走,于孩子们,是一次意志和耐力的考验。所幸他们虽然有着零零后的农村生活的不足,但在大人们有意识的培养中,也没有断忘先人的意志磨练;于大人们,这是一次工作生活后的探险,是一次身心的放松,是精神家园的一次回归。

下午4点半,一行九人,终于下到本次行程终点——岭脚,在“隋唐士道”碑前集体合影。包车前往谭家桥,途经上海知青点,稍稍感受了一下知青岁月,随后坐上回屯溪的班车。这次旅程,历时6个多小时,徒步20.6公里,完成一次我的祖辈们走过的探险旅程,形成一个完美的圆。从读万卷书的书生到行万里路的旅者,我们领着下一代,开始一次新的征程。

新闻推荐

旌德讯徐长春受月日第号台风海葵影响旌德县出现大风强

旌德讯(徐长春)受8月8日第11号台风“海葵”影响,旌德县出现大风强降雨天气,全县道路出现多处险情,该县交警大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大队主要领导靠前指挥,赶赴险情路段与执勤...

旌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旌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