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兴隆乡干部的“三件套”

宣城日报 2014-08-13 16:18 大字

在旌德县兴隆乡政府每位干部的办公室里,都有着这样的“三件套”:一双雨靴、一顶草帽、一把电筒。

这是该乡今年主汛期来临前为机关干部配发的三件“装备”,要求大家做到“三个在”:防汛前线有我在、田间地头有我在、驻乡夜访有我在。

一双雨靴 丈量民情

7月26日,周六。中午时分,兴隆乡境内发生短时强降雨,一小时内降雨量达77毫米。

面对雨情,驻乡带班的乡党委书记郭东根指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值班干部迅速分村了解水情、险情,各水库大塘的责任人30分钟内全部到位,应急连成员均收到待命短信。在家休息的金新木、方明等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得知消息后,及时赶到乡政府,带领防汛抢险突击队队员们,穿上雨靴,带上防汛工具,到水库、重点堤坝进行巡查。“里塘水库水位正常”,“乔上口水库已过溢洪道10公分”……各小组信息向政府汇集;“下东山有2处沙压农田,面积大约3亩。”“乌溪河护岸下方有一处塌方,对道路通行有影响。”……各处灾情也在同时汇总,乡党委政府第一时间指示处理水情、灾情。至下午4时,降雨渐止,一切又恢复了宁静。

由于乡党委政府的正确应对和处置,当天的强降雨造成的损失被降低到最小。“雨靴,就是要求我们冲在一线,工作在一线。”方明如是说。

一顶草帽 拉近距离

7月初一天晚上,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兴隆乡梅园土鸡养殖场老板张洋舟450多平方米鸡舍屋顶被掀,鸡舍边种植的2亩玉米全部被风吹倒。

乡农业站站长徐有清次日上午接到报告后,和农业站几位工作人员一起,顶着烈日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勘查核灾积极为养殖场争取救灾补助。

当前正是水稻旺盛生长期,同时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乡农业站技术人员每天都要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病虫害测报,在各村进行巡防指导,并积极组织统防统治机防队伍进行防治,目前,统防统治水稻面积6000多亩,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除了乡农业站外,水利、民政、综治、司法等部门也积极走村串户,上门了解民情。今年以来,乡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工作人员走到田间地头、上门走访调解(解决)了近120起问题和纠纷。

一把电筒 照亮形象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乡党委要求乡干部利用夜晚驻乡时间开展走访活动。并规定乡里8位班子成员每人至少要走访50户,一般干部要走访30户。

说起抗旱用电架线的事儿,兴隆乡种粮大户余双羊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好:前不久的一天晚上,余双羊家来了一位串门的客人,客人自报姓名是乡党委书记郭东根。“今年种了多少亩水稻?发展烟叶多少亩?……”在拉家常的过程中,老余透露出夏季农田抗旱架线不方便、不安全的想法。没有几天,乡供电所就上门为此事进行协调,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驻乡的乡纪委书记吴冬青一天夜访来到距离乡政府7.9公里的只有20余户的大礼村毛园里组,同高长水、高三华等村民促膝谈心,得知进村的道路有一段80米水毁路段,吴冬青与乡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向县里争取项目资金10余万元,启动了水毁路段修复工作。

据统计,兴隆乡通过夜访共收集到反映群众需求的意见和建议140多条,涉及个人利益关系的问题85个,80%的意见和建议已得到解决。

雨靴、草帽和电筒,这土里土气的三件套,却是新时期兴隆乡做好群众工作的“法宝”。风雨中,穿着雨靴的乡村干部趟过泥泞和沟坎儿,与群众有难同当;烈日下,戴着草帽的工作人员走进田头,手把手传授技术;黑夜里,打着电筒的党员干部进村入户,面对面解民忧慰民心。没有这三件宝,乡村的路坎坷难行,干部的形象因距离而模糊;有了这三件宝,路越长越“走心”,干部与群众零距离。

新闻推荐

旌德五大行动巩固提升市民素质

旌德讯 为进一步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旌德县坚持宣传、教育、养成并举,积极开展社会舆论引导、文明礼仪提升、公共文明践行、志愿服务提升、干部职工示范引领五大行动,进一步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提...

旌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旌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