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宣城历史方位(4)

皖南晨刊 2014-03-06 19:54 大字

治有古郡,仕有贤达,农有五谷,工有百物,商有万贾,文有四宝的宣城,为农人渔樵之野,商人财富之源,军人攻防之所,学人怀古之地,诗人流连之乡,游人观光之处;得意者来此放歌、失意者来此独坐,治学者在此著述、施政者在此筹谋;山崇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朱文根:《历史是人类回归自然的过程》)。然而,这所有的一切,因清咸丰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战争,彻底改变。

清咸丰三年(1863年),太平军占领江苏南京,改名天京建立了一个同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皖南的广德州和宁国府(注:今宣城市清代辖宁国府的宣城县、宁国县、旌德县、泾县和广德州、建平县)是由皖入江苏和浙江的要道,也是太平军拱卫天京的前哨和军用物资的重要供给地。太平军和清军在此拉锯不断,破坏惨重。对待老百姓“清兵好像在同叛军(指太平军)竞争到底谁更凶残,他们每到一地便洗劫一空,无耻地、毫不留情地对待可怜的民众”(〔法〕史式徽:《江南传教史》)。同治元年(1862年)清廷一份上谕规定:“随贼打仗抗拒官兵,不能及早反正,将来克复城池,悉行剿杀”(《同治朝东华续录》,同治元年六月)。负责镇压太平军的湘军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这道上谕,攻陷宁国府城时,“大呼直入,一律斩薙(tì)无遗”;“攻入旌德县,挨村洗劫,”逢人便杀”(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家书》)。残酷的战争,还有因战争引起的瘟疫和饥馑,宣城境内或一村数百户,仅存十余家,或一族数千人,仅存十数口。“故家大族流亡迁徙,靡有孑遗”,战争中,地主、世家大族首当其冲,“转瞬几成绝记”。广德北乡的钱氏,道光年间全族三百余人,战后仅存三人,几于全族灭绝(钱文选;《通芬堂文稿》初编《编年事略》,民国十三年铅印本)。有学者研究指出,宣城县战时人口损失125万人,人口损失率达97.7%,几乎损失殆尽。战后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使宣城的人口发生了重大变化。据民国年间调查,“移入外籍农民,估计约有百分之九十”(《豫鄂皖赣四省之租佃制度》,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编,民国二十五年版)。民国旅行家洪素野在其《皖南旅行记·宣城杂描》中如此记述“据本地人说:洪杨战后,城市尽成废墟,本地人非死即流,故至今欲在城中觅一地道宣城人,颇非易事。”长期的战争之后,今宣城市境内不仅昔日的富庶荡然无存,随着战后大量移民的迁入,他们将原籍的文化带入进来。“人是观念、信息、文化的载体,当人迁移流动时,不论是迁移流动的个体,还是群体,所具有的各种文化特征,所遵循的文化模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生产生活方式,毫不例外地随之而移动。以生活方式为例,生活方式以人为载体,个人有个人的生活方式,群体有群体的生活方式,因此人口迁移的同时也迁移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同样如此”。由于各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在信息传递主要靠人工传递的古代社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地域文化差异更加明显。宣城传统文化在文学艺术、风俗习尚、宗教信仰、教育、方言、饮食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甚至出现断层。(完) 

新闻推荐

皖南小城旌德县旌阳镇自古有着一塔高耸二水穿城三桥锁

皖南小城旌德县旌阳镇,自古有着“一塔高耸、二水穿城、三桥锁翠、四面环山”之说。从小在这长大,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有“三桥锁翠”:自东南向西北曲折流经县城的徽水河,被横跨在它上面的淳源桥、驾虹桥...

旌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旌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