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徽州各地的“宝贝们”

安徽商报 2013-12-22 11:16 大字

我母亲1957年从徽州师范毕业时,还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丫头,身高不足一米六,体重不过八十斤。学校让学生填写毕业分配的意向,母亲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填下:旌德!母亲是歙县城里人,住徽师附近的斗山街,离师范步行不足十分钟,从未到过旌德。后来母亲告诉我们,去旌德有两点理由:一、旌德产大米,她喜欢吃大米,不喜欢吃杂粮尤其是玉米糊之类;二、歙县南乡太穷,说话又听不懂,她不想去那个地方。结果,母亲如愿以偿地分配到旌德,吃着旌德的大米,一直工作生活了数十年。

旌德不属于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不过自解放起,就划入徽州地区。同时划入徽州地区的,还有太平县和宁国县。旌德是个山区小县,人口只比黟县稍多一点,却有着“徽州乌克兰”的美誉——那是指旌德产大米,在粮食供应上自给自足,还产美味的花生和鲜甜的甘蔗。徽州地区行署所在地是屯溪,那时候地区经常下派工作组,行署干部下乡,凡征求意见,十有八九会说想去旌德。旌德物产丰富,相对富庶,交通方便,人又爽快,这是行署机关干部所喜欢的。七十年代屯溪的知识青年下放,也是十有八九,都会选择到旌德插队落户。旌德农村的工分值高啊,一个工一般一块钱左右。不像歙县南乡,一个壮劳力一天累死累活,只能挣上八九分钱。

那时外地人来旌德,一定要带回的东西必定是甘蔗和花生。旌德的甘蔗又甜又青又粗,不像歙县的甘蔗,又细又黄又长,吃起来还空心,像营养不良的黄毛丫头似的。至于花生,旌德县不仅产花生,乔亭乡一带还产小籽花生,小籽花生个头小,果实颗粒也小,炒熟后香中带甜。带甘蔗随便带,带花生就不行了——文革期间什么都要票,什么都限量供应,棉布要票,花生也要票,好像一个人一个月只能买半斤或者更少一些。自己都不够,怎么送客人呢?只好去乡下老百姓家收,偷偷摸摸地交易,不让村里和公社的干部知道。那时上面来人,单位是不接待的,就在私人家里吃饭。外县人来了,坐下来吃饭,什么都不要,要的就是菜油炒花生米。花生米一上桌,主人会夹着筷子连吃几粒,然后就着当地的山芋干酒,话匣子就打开了,能叙叙叨叨把积蓄一年半载的话说得一干二净。我记得那时徽州文化局创研室主任翁俊到我家吃饭,只要一上炒花生米,他就变得滔滔不绝,谈人生,谈文学,谈自己的“洗澡”身世,谈从《海军报》下放到皖南的经历。翁先生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得——他说,有一次在外吃饭,一粒花生米掉到地下的鸡屎边上,他也舍不得放弃,捡起后在水里洗一下,又塞进嘴里去了。翁先生为人耿直、坦诚,眼中不容沙子,他说最看不惯的事,是别人用勺子舀花生米吃,或者接二连三不歇气地吃花生米;他说见人吃花生米,只能 “多、来、米”,也就是一口气三颗,若破此规,便是有失 “吃德”了。该出手时就出手,翁先生会横眉冷对,伸出自己的筷子挡住对方的去路。这样的“花生米轶事”,也算是饥饿时期的花絮吧!

旌德的特产是大米、甘蔗和花生。至于歙县,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它们的虾米豆干、枇杷和蜜枣。我母亲爱吃枇杷,外公外婆舅舅每年会在五月枇杷上市时,托人带一两篓枇杷来旌德。歙县的“三潭枇杷”,产自新安江沿岸漳潭、绵潭和瀹潭三个自然村,皮薄、肉厚、汁甜堪称极品。我去过现在被称为“新安江山水画廊”畔的“三潭”,那真是山环水绕、雨量充沛、云雾萦绕、空气洁净,这个地方生长的水果,肯定是“人参果”和“神仙果”!母亲每每吃到枇杷,就会复述一遍在徽师学习时的幸福生活:初夏的一天,学校里一下子开来好几辆卡车,满载着金光闪闪的枇杷。正当师生们感到诧异之时,校长在广播里宣布:为采集“三潭枇杷”种子加以推广,县政府决定让师范的同学们进行配合,各班级由班干部将卡车上的枇杷卸下来,搬进教室,分给同学们随便吃;要求不能用嘴咬,只能用手剥着吃,因为枇杷籽一沾上口水就不能存活。两天时间内,同学们可以大吃特吃,能吃多少吃多少,吃得多的当先进,吃得少的要批评……记忆如此甜美,当然值得复述。在我看来,这一段美好的经历,要算是母亲平凡生活中,最不平凡的场景了。

歙县不光三潭枇杷好吃,好吃的还有三阳坑的金丝琥珀蜜枣和灯笼柿饼。这两者的产地,都是与浙江交界的三阳坑一带,海拔高,石头多。在石头山长出的水果,生命力会格外旺盛,肉厚味鲜也就很正常了。枣在经精选、发切、收切、锅煮、生焙、挤捏、老焙、分拣等八道工序后,金黄如琥珀,缕纹如金丝,光艳透明,口感软糯。我曾经在宣城呆过一段时间,在我看来,宣城水东的蜜枣已算是很好了,声名远扬,但与歙县正宗的琥珀金丝枣相比,质地还是要逊色一些——三阳坑的金丝琥珀蜜枣更软、更细,核更小。据说当年扬州的徽商,点名要吃的,就是三阳坑的蜜枣,其他哪地方都看不中。三阳坑除了枣子之外,还产甜柿,几乎家家屋前屋后都种有柿子树,到了秋天,柿子红了,仿佛满天的灯笼落在人间。三阳坑的柿子不像其他地方柿子呈扁平状,而是皮薄肉厚像灯笼,颜色赤红如火焰。柿子吃不掉怎么办,采下来做成柿饼。三阳坑做柿饼的方式跟其他地方不同,不是放在屉子里,而是直接用棉线穿起,一串串地挂在太阳地里晒。一般的柿子哪能穿得起来呢,只有肉极厚极紧,才能不落下来。柿子翻晒过程中,得进行“捏饼”,就是将晒得软的柿子慢慢捏成饼状。这一工序要穿插着进行好几遍,一次不能用力太猛,不能将柿子捏破。最后,是将晒得八成干已捏成饼状的柿饼,均匀地码入小缸中,封好缸口,盖上盖,让柿饼自然上霜即可。三阳坑的柿饼最大的特点是肉特别厚,咬上一口,像咬上极品鲍鱼,也像咬上大猩猩的嘴唇。你不要以为猩猩唇恶心,《吕氏春秋》中,它曾是极品珍馐。

现在的黄山市黄山区,也即当年的太平县,有两样东西相当出名:茶叶和茶笋。茶叶就不说了,太平的“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堪为徽州茶叶的“双绝”。至于“茶笋”,是因为笋干带有茶叶的清香而得名。七十年代,我五舅在黄山脚下插队落户,整日在莲花峰和天都峰的注视下干活。来旌德探亲,经常给我们带黄山的笋干。那笋干是真嫩,泡发以后烧肉,嚼起来像吃老豆腐一样,不过味道比老豆腐鲜美多了。七十年代的肉金贵吧,可是每次笋干烧肉,最先不见踪影的,竟然是笋干——筷子翻来翻去找不到笋干了,才无比遗憾地夹肉吃——由此可见太平笋干的好吃。太平好吃的还有太平湖即陈村水库的鱼,那是真正的清水鱼,水美鱼也美,湖中的鲢鱼、白丝鱼、鳜鱼和小快嘴等,无论哪一种,放点盐白煮都好吃。有一次我们在太平湖的船上吃饭,叫了一份小鳜鱼火锅,里面是六条太平湖产的小鳜鱼。小鳜鱼肚皮下铺一层小茶笋,那真是一个鲜啊!仿佛鱼吃完后,还能生龙活虎地在肚子里游来游去。做人要做正直人,吃鱼要吃清水鱼。我当时突发奇想,真想写一副这样的对联,挂在这条船上。

黟县休宁最出名的,是香榧。香榧是一种很好吃的干果,吃起来既脆又香,营养价值极高。香榧树不仅结美果,长得也好看,树干粗壮,树枝如冠,完全可以作景观。我曾在新安江源头的右龙村,看到村前村后到处都是高大威猛的香榧树,一共有数百棵,树龄都在数百年以上,云笼雾绕,花团锦簇。与其他树不一样的是,香榧结果不定时,开花也不定时,一年四季都能开都能结。这样的习性,很显其神秘,也难怪当地人在树下设灵牌祭拜土地公公之类。在徽州,香榧树似乎只产于黟县和休宁,好像邻近其他县都很少能看到。我怀疑香榧真是树中精灵,非得躲避于大山深处才是。同样奇怪的,还有山核桃,山核桃树只能在天目山脉生长,只产在宁国、绩溪以及歙县的很少一部分地方。像邻近的广德、旌德等地,看起来自然条件相似,相隔只十来里地,因不属于天目山脉,怎么也长不出山核桃来。大自然的神秘,在于有时候相当慷慨,有时候却吝啬无比。这样的现象,还真是一件怪事。

新闻推荐

交警开套牌车 路边收集数据旌德县当事民警被撤职

旌德县当事民警被撤职

旌德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旌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