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旌德有个龙川村

宣城日报 2013-01-07 21:33 大字

在旌德西南方向约7公里处,有个龙川村,这个小村落不大,只有370余户,人口1300余人。说起来这个龙川村还真不一般: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成立于1925年11月的中共旌德三都农民补习学校支部,直属中央局领导,是皖南地区最早的地方党组织,这个旧址就在龙川村,梅大梁作为该支部发展的第一批成员牺牲时年仅19岁;它还是远近闻名的的“茭白”专业村,作为美好乡村示范点,龙川村格外引人注目。

新年前夕,我们随着村主任潘立新走进了版书乡龙川村,一览无余的青翠,大大小小的山峰把这个小小的村落包围着,感觉这里的空气格外干净清新,恍若一个世外桃源,整洁干净的水泥道路两旁,小洋楼林立,孩子在快乐地玩耍,家家户户门口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把这个绿色的小村装点得五彩斑斓。

经济发展促富裕

今年40多岁、看上去十分精干的潘立新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山村,龙川村的特色产品不仅有高山茭白还有高山西瓜。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茭白正旺盛的迎风摇曳,他不禁得意道:“今年我们村茭白种植面积达500亩,种植户150多个,占全村农民的40%,往年茭白总产值在170万左右,2012年也不少于这个数”。潘立新还告诉记者:村里建立了茭白合作社,龙川村已经成为旌德县名副其实的“茭白”专业村。另外在工业方面龙川村有矿业公司、硅粉厂、农家乐以及探矿企业,所有企业年产值达1500万元。“我们这个村还不错,除了一些在外打工的还不算,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过万元。”村支书何述智补充道。

乡风文明提素质

走进龙川村中心,只见一大块地已平整好,潘立新介绍到:“这是我们正在修建的一个文化休闲广场,投资40余万元,面积大约有2000㎡,定做的梅大梁塑像即将运到,这个广场集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为一体,以后村民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在这里锻炼身体了。”为了文化休闲广场及美好乡村建设,潘立新率先把自家在村中心的两间价值好几万的房屋拆除,2012年他和何述智联手自掏腰包垫付了10万元的修路费等款项。此外2012年,龙川村还自发的组织培训农民达55人,新建农家书屋1个。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村民也开始自觉地学习读书写字。“以前我连个斗大的字都不认识一个,出门有时候坐车都坐错了,真的不方便,现在村里搞培训我就去参加,还让我的小女儿教我认字”村民程文斌乐呵呵地说到。

潘立新告诉记者,乡风文明建设大大提高了村民素质,生活条件好了,村民追求高了,如今村民们之间的民事纠纷比过去少多了。

绿化亮化更靓丽

我们沿着新修的水泥路一直向里走,路旁的房屋都刚修建粉刷过,显得格外干净整洁靓丽,潘立新告诉我们,“这多亏了国家的‘危房改造\’政策,使得很多贫困的老百姓有钱重整自己的老房子。”还有一批从山上危房里迁移下来的农户,他们在村里的统一规划的小区里建起了比城里还漂亮的新楼房。村里先后为11户困难村民的房屋进行维修,投资二十多万为危房户拆迁盖新房。“我以前的老房子一直漏雨,我们老两口又没有钱修,政府和村里干部得知后,及时为我申报了危房改造,今年5月房屋改造动工,两个月后我就搬进了新房,再也不用担心房子漏雨、倒塌了。”五保户方光东眼角湿润地说。

2012年,龙川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过去的一些“脏、乱、差”现象进行大力整治,对村内的所有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线路重新架设规范整齐。先后投资100余万,新建化粪池30个,改厕改圈达40个,道路硬化1500米,另外还修建了3个花坛,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村委会为村里90%的老人办理了养老保险、为98%村民办理了医疗保险等,通过美好乡村建设为村民提供了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新闻推荐

腊月里的特殊“年货”

隆冬时节寒气重,但这却丝毫未能遮掩人们脸上的喜色,丝毫未能降低村民们对“三下乡”活动的热情,乡亲们一大清早便早早等侯在活动现场,迎接“三下乡”志愿者服务队的到来。曲调有情 汇聚活力海洋...

旌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旌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旌德有个龙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