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非得去上海吗?

大江晚报 2019-05-30 14:48 大字

朋友父亲老是眩晕,在本地多家医院做过检查,结论是颈椎变形,压迫血管而引起的头晕。后来去了上海一家医院,一位年轻医生看了病历资料后说,这是梅丽尔综合征,到耳科去看,最终很快治愈。

另一位朋友的亲戚也有类似的经历,患病后在芜湖看了几家医院,一直诊断不出病因,一家医院甚至发出了病危通知书。无奈之下,去了上海一家医院,诊断出“心脏痉挛“。病因查出,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事实让我无语,也使我深思……

范茂允

如果经济条件许可,一些乡镇的人生了病,总往市区的大医院跑;一些小城市的人生了病,总往大城市的大医院跑;一些大城市的人生了病,总往国外的大医院跑……

不要以为看病舍近求远一定是得了疑难杂症,很多人得了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如此。倒也不能一味地责怪他们不明智,这种现象反映出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在地区范围内,优质医疗资源总是过分集中于一两所大医院;在全国范围内,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大医院则集中了全国顶级的医疗人才和医疗资源。导致一些基层医院人才流失,诊疗水平每况愈下,病人自然越来越少;而那些人满为患的大医院却不堪重负,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也出现滑坡,优质医疗资源这块好钢并没有充分地用在刀刃上。最近一位去弋矶山医院看病的朋友抱怨说:“进医院停车花了1个小时,排队候诊花了两个小时,最后轮到专家看病只花了不到5分钟!”

这一切凸显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的紧迫。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这是分级诊疗制度的核心内容。最近弋矶山医院的管理团队接管了广德县人民医院,这应该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一种尝试。但要把这项制度落实到位,不是哪一家医院能够完成的,需要政府部门通过更加完善的制度建设和顶层设计加以推动。

主持人:凡夫

微信号:ffwxb002

E-mail:ffwxb@163.com

新闻推荐

桃州镇:文明新风拂家园

在大木桥社区,每栋楼道都有自己的“颜色”:“邻里一家人互助大家亲”、“移风易俗、尊老爱幼……”各具特色的文化墙活泼...

广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广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