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州镇:文明新风拂家园

宣城日报 2019-05-24 10:36 大字

在大木桥社区,每栋楼道都有自己的“颜色”:“邻里一家人互助大家亲”、“移风易俗、尊老爱幼……”各具特色的文化墙活泼生动,描绘着文明主题。

2018年,广德县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桃州镇24个村和社区挂上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牌子,文明实践带来的变化接踵而至。

环境变靓了

2007年7月,苏觉社区950户居民正式搬进紫竹园小区,住进了明亮宽敞的“小高层”,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但很多旧习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楼道杂物堆积,小区绿化带成为“菜园子”,车辆停的横七竖八……种种问题困扰着小区居民。

自文明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广德县加快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处处可见令人惊喜的变化。景贤社区花园新村小区的住户感触最深,作为8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道路坑洼、屋顶漏水、线缆杂乱等问题突出,为此小区居民多次向社区反映。“文明创建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这是开展文明创建后,小区居民们最关心的问题。2018年7月,小区内部的道路硬化工程就完成招标,施工队伍很快进场施工,不到1个月,小区内的道路变了个样,坑洼积水的水泥路变成了平整的沥青路,现在小区居民谈到文明创建都竖起大拇指。

不仅如此,社区六大功能室、小区文化广场、市民健身公园、电瓶车停车棚都建了起来,小草牌、路灯杆道旗等各类公益广告随处可见,通过合理改造部分绿化带,施划停车位,配合物业保安和志愿者的日常巡逻,小区内停车秩序井然。

生活变优了

两年前,景贤社区居民程瑞芬的生活是这样的:一大早,提着水壶来到公共绿化带内的“小菜园”查看蔬菜的长势,下午约上几位牌友打打麻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玩手机和打牌上。

现在,“菜园子”不种了,程瑞芬隔几天给负责的社区盆景浇浇水,社区的群众文化广场经常搭起戏台子,政策宣讲、文艺表演轮番上演,有空就参加,既好玩又能学到知识,遇到社区组织广场舞活动还和舞伴们“上台秀一秀”。

今年5月4日上午,荷花社区首届“全民健康行,和谐邻里情”趣味运动会正式开幕,活动现场热闹非凡,近3个小时的活动,12支参赛队伍摩拳擦掌,参与居民达650多人。活动现场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居民们一起讨论参赛规则、讨论合作技巧,在交流与比赛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塘口村开展“送电影”进村,红旗社区举办“乐享阅读相伴成长”读书交流活动,升平社区联合县人民医院开展专家义诊……

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桃州镇打造出了自己的“志愿密码”。

温暖星期三、“老来乐”、幸福365、“荷家欢”、“爱芽”公益小天使等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书写着文明新风,乱扔纸屑的少了,街上红马甲多了,居民争执少了,参与活动的多了。据统计,两年来,当地上访、纠纷同比下降了20%。

人心变美了

万桂山社区安居新村的张何明是个急性子,去年刚开展文明创建的时候,他认为是在搞形式主义,各项工作都很不配合,堆放在家门口的水缸影响居民通行,社区上门屡次沟通未果后被强行运走,为此他到社区吵了好多次。

没过几个月,自家门口年久失修的灯亮了起来,楼道内配备上了灭火器,小区增设了不少垃圾桶,他突然意识到文明创建真的给自己带来了好处,晚上再也不用摸黑开门,居住安全也多了一份保障。之后张何明主动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慰问老人,参加护学队,主动清理“牛皮癣”,昔日的“刺头”成了大家眼里的志愿服务明星。

变化不仅发生在张何明身上,以往为了争面子、搞攀比,办白事经常请好多支乐队、戏班子,摆放各种冥品等,不仅铺张浪费,也影响了社会风气。桃州镇组建了移风易俗领导组和红白理事会,发挥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如今,白事简办已成惯例,送朵鲜花寄托哀思取代了大宴大请、大操大办。

种种变化汇聚着民心民意,当获知为帮助困难学生,桃州镇组织开展爱心助学活动,13个社区上千名市民争当志愿者,开展78场活动,累计筹集助学金139900元是桃州人给出的爱心答卷。

街道一尘不染,邻里和谐友爱,红马甲处处可见。不少假期返乡的在外务工市民为桃州镇的变化感到惊艳。地方没变、人没变,变的是城市环境和市民的精神风貌。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浸润下,桃州镇成了文明常驻的美丽家园。

新闻推荐

邱村省级现代农业 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广德讯近年来,广德县邱村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秉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核心区、示范区、辐射...

广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广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