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提升公园“颜值”仍需“内外兼修”

今日广德 2017-03-20 10:01 大字

舒寒

2015年夏天,本报曾综合报道了《请关爱门外的家园》一文,阐述了城区各大小公园“养跟不上建"的现状,虽当时便得到了各部门、单位的积极响应,但问题的产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问题的解决亦是“孤掌难鸣"的,刚刚建成不久的大公园环境卫生堪忧,除了“管护跟不上建设"之外,市民本身文明素养的匮乏更是导致问题愈演愈烈的关键,因此要提升公园的“颜值",仍需“内外兼修"。

自广德县创建省文明县以来,各部门、单位积极响应,为环境的大变样付出了大量的心力、财力,不少公园的整体面貌也悄然发生着喜人的变化,但作为最主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个别公园,特别是各乡镇、村(社区)公园的内部环境始终像楼道“死角"一般,难以维持长效的整洁。不难发现,老旧制度中可能存在的“多头管理、责任不明"等确实容易让问题的彻底解决变得遥遥无期,就算联合执法也存在着“谁轻谁重"“谁先谁后"等诸多难点。因此,广德县创新工作举措,于2015年引进了首个绿化建设PPP项目,通过取长补短的模式,对消除费用的超支、更好地转换政府职能、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等都发挥着显而易见的作用。滨河公园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园",存在问题是可以预见并理解的。因此,继续总结经验,并多汲取国内外公园管理的科学方法,也许就能更好地将监管和责任落到明处,比如在公园内设置明确的投诉、举报热线等,使投诉“一步到位",让监管“师出有名"。

大众文明素养的提升,首先来自于客观环境的熏陶,因此,公园内部的文明引导和约束体制必不可少,包括制定详实的规章制度,从形式到行动都不放松服务、亦不娇惯游客,才能让公园的颜值真正“保鲜"。有了客观环境的熏陶,也许每个市民都能做到进入公园便想起文明,但要将文明融入思想,最终成为一种“戒不掉"的好习惯,需要依赖的始终是主观意识上的重视,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连基本的文明都做不到,又有什么资格到公共场合游玩,对大自然的馈赠指指点点呢?

新闻推荐

就是她们——为人民抒写,为时代放歌

杨晨10年来,我与《今日广德》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她开阔视野,启迪思想,是我的良师益友。自创刊那天起,订阅从未中断,收藏永不停止,爱不释手,读完这期盼下期。收到报纸后,一家人抢着看,使我们从中学到了知识...

广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广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