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单亲家庭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今日广德 2015-06-12 23:33 大字

张秀香

家庭,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从无到有,由小而大,有的白头偕老,一生相敬如宾;有的小吵怡情,感情渐入佳境;有的相逢恨晚,相守太难;亦有的痛失伴侣,举目彷徨。但生活要继续,没有谁能阻挡,回归单身的人们调整心态,清理庭院,而在单亲境遇里成长的孩子,不管是否情愿,都要背上更多的孤独与困惑,用习以为常的表面,去遮掩背后的回肠百转。今天,我们走进单亲家庭,不只是为了关注和帮助他们,更是为自己敲响一阵警钟。

1 父亲突发车祸  9岁女孩多无助

四合乡焦村村,9岁的廖薇(化名)3岁多便没再见过妈妈,多年来跟着爸爸廖志普生活,简陋的土房子里光线灰暗,没有任何家具,她的叔叔廖志强四处翻找,才抬出一把早已老旧的椅子,无力地散发着点家的气息。据悉,由于爸爸平日忙于生计,廖薇前年便开始了住校生活,虽然聚少离多,但有爸爸在,家便在。今年5月初,廖志普在去为小孩买药的路上不慎从摩托车上摔到了桥边,造成脑部损伤,到湖州医院治疗观察了18天都没有醒过来,回到县医院休养了些日子,醒来后除了认识熟悉的家人外,已记不起任何事情。焦急的廖薇想为爸爸做点什么,偷偷拨通了妈妈的号码,然而妈妈最终还是默默挂掉了电话。

6月3日,廖志普终于出院回家了,但等待他的还有长达三年的恢复期、接近8万元的债务和年幼待抚的女儿。而对于9岁的廖薇来说,缺失的母爱和不安全感还在增加,我们期待有好心人能拉她一把,拉她唯一能依靠的父亲一把。(有帮助意向的请联系廖志普的弟弟廖志强:18792239133)

2 聚少离多  初二女生很乐观

6月7日,卢村乡九龙村,正在读初二的缪珑(化名)这几天格外开心,因为长年在外打工的爸爸回来了,这样的相聚对她来说每年只有三两次。看到记者来访,缪珑从屋后赶来,有点腼腆地端坐在板凳上,笑容浅露,善意地告诉记者:“和我一样在单亲家庭里成长的同学其实不少,我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虽然有些事情感觉跟妈妈讲更好,但没有办法。"在一旁的邻居刘女士忍不住夸道:“孩子成绩好,经常排在年级前十名,也很懂事。她爸爸和爷爷奶奶的身体都不是太好,也是难为她了。"此时在门外徘徊的缪爸爸走了进来,表情有点局促,但并不避讳自己的为难,说过几天还要继续到外地找活干。问起和女儿的感情,他笑着说女儿太安静了,平时不爱说话,父女俩也并不怎么沟通。

所幸,生活的捉襟见肘、与爸爸的距离并没有让缪珑产生太大的自卑,但在她欲言又止的神情里,有着对团聚一目了然的渴望,和对家园且忧且盼的守望。

3 丧偶多年  单亲母亲陪伴儿子坚强成长

卢村乡唐流村,已过不惑之年的应春兰,自6年前丈夫在车祸中去世后,年幼的儿子与年迈的公公便全靠她照顾,凭借勤劳的双手,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但白发悄悄长,开支渐渐大,生活的不易常让她感到力不从心:“儿子马上就要升高三了,最近学校开设了水粉课程,又要600多元的工具费。"应春兰起身把学校发的通知单递给记者看,几百元钱对于一般人来说也许只是一顿饭的事,但应春兰需要卖掉很多的笋子和茶叶才能凑齐。除此之外,孩子爷爷每年几千元的医药费也等着她筹集。

采访当天是周末,但记者还是未能见到应春兰正在读高二的儿子小培(化名),只从邻居口中得知,应春兰的儿子性格偏内向,自父亲走后坚强了很多,也很理解母亲。天灾人祸是无法避免的意外,但应春兰对家庭的坚守却未曾因此改变。她的儿子也许会为过早失去的父爱感伤,但我们相信,只要一想起妈妈,他就会感到温暖,并勇敢地大步向前。

4 隐忍多年  百年老屋里的无助

高考的第一天,记者走进了卢村乡清方村,在一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旧房屋外,见到了49岁的黄启林。小个子、偏瘦,在开发区工作,有两个女儿,一个正独自参加着当天的高考,一个在外地上大学,平时开销自己赚取,学费则全靠贷款。

推开黄启林的家门,抬头是数不清有多少洞口的屋顶,阴暗的光线下,随处可见残断的梁柱,与年久失修的破庙一样,这里虽透着历史的韵味,却倍感沧桑。黄启林的姐姐告诉记者,弟妹去世时,两个孩子分别才10岁和5岁,黄启林在开发区上班经常回不来,老房子雨天漏水,晴天灌风,年幼的姐妹俩经常被各种声响吓哭。有时候钱快用完了,爸爸还没回来,便只能饿一顿、饱一顿撑着。日子清苦,父亲的爱却不会贬值,黄启林坚持让女儿们都上高中、考大学,有朝一日走出村里,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近些年,两个女儿都住校了,黄启林依然少有时间回家,无人问津的房子似乎也老得更快了。黄启林说房子是祖上留下的,早就想翻修,但生活压力很大,根本没有能力来完成巨大的翻修工程。正如黄启林的姐姐所说,他是个隐忍的男子汉,日子如此困窘却从不愿伸手向别人求助,在此,我们也希望能有人走进他的生活,去帮助他即将上大学的小女儿。(黄启林联系电话:18256302327)

5 衣食无忧  陪伴难求

城区某条老巷子里,五岁的小安自出生起便与外婆生活在这里。两年前,父母离婚,她被判给了爸爸,因各种原因至今仍被外婆照顾着。都说少小不知愁滋味,但生活中她对陪伴的渴望,就像稻子对水的渴望那般强烈。有时,她把背得滚熟的电话号码轮着打一遍,说自己和外婆都没事干了,请人到她那去坐坐;有时,她拽着舅妈舅舅的衣角,说以后每天下班都到家里去陪她玩好不好;更多的时候,她哭着喊着不让偶尔才来一趟的父母走……

和乡下的单亲儿童相比,小安衣食无忧,甚至有点优越感,然而5岁的她已能感知自己与别人的不一样,当有人问起你家在哪里时,小安便勉强着报出外婆家的位置,然后迅速地转换话题。我们很难想像小安未来的生活轨迹,但她此时此刻的孤独却是深切的。

后记:

自本报去年成立婚介部以来,报名参加相亲活动的单身男女已接近600人,其中有靠近一半是离异带小孩的单亲家庭,婚恋导师徐女士告诉记者,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如果缺乏科学引导,大多会比较内向、自卑、抑郁或敏感,因此,目前在健全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单身男女,大多不愿意接受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男女。

家,是每个人可以安全停泊的港湾,无论是在贫困交加中懵懂成长的廖薇,还是在衣食无忧中期待一个电话的小安,无论是曾在黑屋子里抱头痛哭的黄氏姐妹,还是在思念与向往中坚强向前的小培,对于他们而言,家是最先的希望,也是最后的依靠,也许在这条孤独与无奈的路上,会出现许多能帮助他们摆脱过往的人与事,但父母的相聚与分离却是终身无法摆脱的印记。我们很难说哪些相聚是错的,哪些分离是对的,却应明白,家不应随意组建,更不能任意抛弃。今天,之于他们的生活,我们可能只是匆匆的看客,但每个关于家的故事,都牵动着情的起伏,引领我们去帮助他人、帮助自己。

卢村乡九龙小学教师曾照元告诉记者,乡下单亲家庭中,缺乏母爱的孩子占大多数,与父亲沟通又少,他也曾在学校实施了“代母计划",让女教师多与单亲儿童交流,并在他们的生活中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健康的引导。但收效甚微,毕竟父母的爱是很难通过其他方式来代替的。

新闻推荐

万奔电子七月底前三层封顶

安徽万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10月落户于县经济开发区,是广德县2015年重点项目。近日,记者跟随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来到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抢抓目前晴好天气,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的...

广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