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抗日英雄张天麟:为掩护战友及村民献身

今日广德 1970-01-01 08:00 大字

张天麟这个名字,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也许并不熟悉,但在七十年前的广德抗日战场上,他的大名却为许多人熟知,“我父亲就是牺牲在鬼子的刺刀下的。"在张天麟幼子张金钊的描述下,记者的眼前渐渐浮现出一个嫉恶如仇、不畏生死的军人形象。

1892年,张天麟出生在邱村镇芦塘村,抗日战争爆发后,当他目睹了日寇在广德县烧杀抢掠的残忍画面后,他义愤填膺、立志要上战场杀敌。无奈张天麟虽怀抱着一颗爱国报国之心,但赤手空拳的他寡不敌众,只能准备着、等待着,盼望尽早找加入革命的队伍。1940年新四军的一支队伍来到芦塘,张天麟毅然加入了新四军旗下的地方抗日武装队,并于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张天麟幼时上过几年私塾,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在新四军第一支队的直接指导和培训下,他各方面能力都取得了很大的提升。加入队伍半年后,因其作战勇猛、对党忠诚、能力出众,在群众中威信高,部队委任他为游击队大队长,在广、郎、溧地区建立一支抗日地方武装队伍。

抗日游击大队成立之初,人员虽不多,枪支也少,但其名声很大。“那时,在郎溪的涛城、溧阳的平桥、邱村门口塘有敌方的三个驻点,敌寇经常到山区百姓家中去扫荡,老百姓对鬼子深恶痛绝。我父亲领导的游击大队成立后,先后几次与敌人正面交锋,当时有汉奸和鬼子狼狈为奸,多次企图消灭这支刚刚诞生的人民武装队伍,但由于有党正确的领导,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日寇的几次清剿战斗都以失败告终。"几次与敌方的对决,既提高了游击大队人员的作战本领,还从敌军手里夺来了武器,使队伍的战斗力得到了提升。短短几个月后,队伍原来的30余人,扩大至100多人,队伍不仅深得民心,还致使敌人惶惶不可终日。

1943年夏,在得到日军平桥驻点将在5月25日有部队调离,次日下午补充部队才抵达时,张天麟立刻研究部署,预趁敌方军力薄弱之时,夜袭平桥攻其不备。5月26日凌晨,张天麟带领部队一举摧毁了平桥驻点,战斗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平桥战斗取得胜利的喜讯不胫而走,游击大队名声大噪,张天麟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同时他也成了敌人的眼中钉。

1943年10月26日,张天麟率领部队在芦塘休息时,被乔装的敌军发现行踪,当晚,大批日伪军纷至沓来,团团包围了芦塘村。正在休息的张天麟听到屋外有动静,他翻身而起抄近路往村中跑去,“我家门前有条河 ,当时父亲完全可以趟水逃离,但他没有,为了千余村民和部队其他成员的生命,他边跑边喊边鸣枪,把警报传了出去,也把敌人引了过去。敌人将他团团围住,不仅开枪射中了他,还用刺刀活活将他刺死。"在张天麟与敌人周旋期间,百余战员迅速转移,芦塘村村民也免遭涂炭。

一位70年前参加过这场战争的老兵曾这样说过: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忘记。一寸山河一寸血,如果没有战士们的浴血奋战,那我们的国家就不复存在。正如张天麟的牺牲,我们不会忘记,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也留下了一批为正义和平献身的英雄,为这些英雄,我们肃然起敬。

(齐琼)

新闻推荐

路面平整了点赞

“现在出门买菜方便多了,路面宽敞又干净,看着就舒服。"8月24日,景贤社区的居民刘女士从新修建好的花园西路经过时对记者说,这回政府真的是又为我们办了一件好事。原来在半个月前,该条巷道...

广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