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这里,有一群彝族孩子!

咸阳日报 2012-03-14 23:58 大字

张寨小学的老师们和他们的彝族学生在一起。 本报记者 辛建斌 摄(E)①

课余时间,彝族小姑娘孙子阿只(右二)和新结识的武功同学快乐地玩起老鹰抓小鸡游戏。 本报记者 辛建斌 摄(E)①

本报记者 王永杰 辛建斌

经过一个多小时驱车奔波以后,我们终于到达了武功县大庄镇张寨小学。孩子们正在上课,这所学校目前有300多名学生,在农村学校中,算是规模比较大的。

这一天,是2012年3月6日,距离“三八”妇女节,还有两天。

之所以专程来这所小学采访,只是因为这里有一群彝族孩子。

此前得到的消息是,这些孩子是随打工的父母来到这里的,父母都在附近的砖瓦厂打工,孩子就带在身边。一次,砖瓦厂的人和学校联系,期望能把这几个孩子收下,但问题是,这些孩子几乎不会说普通话,难以沟通和交流,学校收下以后,该如何教育这些孩子,让他们健康地成长?该校副校长李旭东在打给记者的电话中称:希望通过新闻媒体,看有没有懂彝族语言的热心人来教育这些孩子,同时,也期望社会热心人能够资助这些孩子。

据学校校长黄随科介绍,春季开学不久,附近砖瓦厂有人来联系,说是砖厂有16个来自四川西昌彝族打工者的孩子,希望学校能够收下他们,否则孩子就被耽搁了。学校知道以后,给学区主任王淼作了汇报,王淼说无论如何要尽量安排。于是,了解以后,只有八个孩子满四岁以上,其他的都在四岁以下。于是,四岁以下的安排进了附近的观音堂中心幼儿园,可以上学的八个孩子,六个进了该校的幼儿大班,两个适合上三年级,插班就读。但在所有的孩子中,只有一个叫做孙子阿只的10岁女孩,可以稍微懂一点普通话。我们叫来了阿只,通过交流,知道他们都来自四川西昌一个叫做红觉村的地方,阿只插班到三年级,与她同时插班到三年级的还有一个叫做洛古小强的12岁男孩子,这名男孩子的普通话能力显然不如阿只,很多话只能通过阿只来翻译。阿只告诉我们,他们的爸爸妈妈都在这里打工,她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前面有哥哥姐姐,姐姐已经嫁人,哥哥也在这里打工,所以就把她带来了。她说:这里的老师教得很好,对他们也很好,还给他们鸡蛋吃。问他们原来的学校有没有鸡蛋,阿只说:没有!阿只目前在班上已经有了四五个好朋友,刘燕、黄紫薇、康旭都和阿只成了好朋友,那些同学们都喜欢和他们玩,虽然语言不同,但是孩子的心相通。课余时间,他们玩的老鹰捉小鸡游戏,脸上的笑容,天真的笑声,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开心。

副校长李旭东说,这些孩子尽管穿得破破烂烂,个人卫生习惯也不是很好,但是都很有礼貌。一次他开车回去,走到路上,刚好遇到那群孩子,孩子也知道这是老师的车,就站在路边,举手给老师敬礼,那一刻,他很感动!

校长黄随科说,我们动员学生,给这些孩子捐了一些衣服,尽管语言不通,但从孩子的眼睛中,能够看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他们来到学校后,甚至不愿意离开学校。下雨的时候,就让孩子留在学校教师食堂吃饭。

随同采访的教育局干部表示,这些孩子随后会统计到生源人数中间去,依照标准下拨相应的生均费用,让这些孩子也和这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国家的政策补贴,尽量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记者询问阿只,平常回去都干什么,她说,做作业,然后玩。记者对阿只说,给你一个任务,以后作业完了之后,你把这些小朋友召集起来,教他们学说普通话,否则,老师讲的,你们都听不懂,你们说的,老师也听不明白,阿只爽快地答应了。

在武功张寨小学,有一群彝族打工者的孩子,他们渴望学习,但语言不通。学校热心地收下了他们,但对于如何有效地教育好他们,却没有更好的办法。(E)②

新闻推荐

忠贞爱情 千古流芳——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苏蕙织锦回文与武功民间送手绢风俗

美妙的爱情传说与织字成锦的技艺,对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和中国纺织史等具有特殊意义。《苏蕙织锦回文与武功民间送手绢风俗》传承人赵哲,创办的咸阳苏绘民间手工工艺精品专业合作社,已成为非遗项目保...

武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