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美丽型 服务型 平安型 健康型 文化型 渭城区打造“五型”社区

咸阳日报 2014-09-09 23:58 大字

本报讯(孙娟琦 记者 鹿韬)渭城区以打造“美丽型、服务型、平安型、健康型、文化型”五型社区为抓手,突出“改善社区环境、增强群众福祉”主题,高标准、快节奏推进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打造建设了一批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美、公共秩序井然、服务功能完善、文化生活丰富、群众满意放心的现代文明社区,其中46个社区中已有31个先后荣获各级“文明社区”荣誉称号。

宣传引导培育良好风尚

通过多形式、多层次、流动与固定相结合的社会宣传,全方位、多视角、高密度的新闻宣传,提高创建工作的群众知晓率和社会参与率。依托渭城在线开设创建文明城区专栏,制作发布文明创建的工作信息和创建动态,开设渭城区创建工作官方认证微博、微信和短信互动平台,利用辖区建筑围墙、社区橱窗、楼宇电梯、户外广告栏和LED,统一制作以文明创建和公民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广告等进行多种平台宣传。

开展十要十不要”千人签名推广和传诵活动,利用文化广场、社区广场开展以“爱我渭城、共建文明”为主题的消夏纳凉晚会,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推广宣传活动。通过典型评选宣传开展“身边好人”评选、“最美家庭”、“十大孝子”、“十佳好媳妇”、“十佳好公婆”等评选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目前已评选、推荐各类先进人物87人,呼秀珍家庭荣获2014年度全国“最美家庭”称号,肖荣丽家庭荣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12户家庭被提名为“咸阳市最美家庭”,张书平荣登“中国好人榜”。

重点突破打造文明社区

举办“新居民、新生活、新风尚”市民文明行为培训活动,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抓文明规范。辖区昌源社区成立居家养老志愿者服务中心,为空巢老人提供日常照料服务;三普社区推行“爱心小屋”活动,通过爱心卡、捐资助学、慈善事业活动播撒爱心种子,目前46个社区志愿服务站已经建成,全区社区志愿者达5000多人,还涌现出了像东风路社区“一刻钟”服务、联盟一路红白理事服务、渭城“银凤爱心服务队”和渭城曙光救援志愿服务队等一批具有渭城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在该区蔚然成风,社区成为邻里一家亲的和谐大家庭。

抓文化熏陶,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展览教育活动,推进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在每个社区设立传统文化“道德讲堂”、市民学校,开设公民书法、音乐、美术、心理辅导等公开课,提高群众文化修养,截至目前已开办《渭城大讲堂》6期、“道德大讲堂”10期,培训辅导干部群众1万余人次。近年来,累计投入6000万元改造社区基础设施,建成6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4个,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站41个,逐步形成投入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为居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考评机制确保创建实效

把创建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纳入全区目标管理体系,不断创新督查考评制机,推行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包抓创建工作体制机制,制定了定部门、定领导、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的“五定”制度;把日常创建作为考评重点,导向创建工作干在平时,重在过程,确立了日常工作占考核分值60%,年度考核占20%,创新工作占10%,督办通报占10%的百分考核制,每月由区创建办向镇办、社区和职能部门下达工作计划并跟踪考核,做到创建工作任务、责任、人员、进度、时限“五落实”。同时,把创建工作实绩作为评优创先、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严格的督查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创建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落实和不能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以查促干,以考促动,确保各项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H)②

新闻推荐

钓台中学竞争中赛出“千里马”

本报记者景东旭“我抽的答辩题是如何帮扶学困生。我认为首先要与学困生交朋友,发现阻碍他们学习成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理论上讲,孩子们的智力大体应是一致的,这就要求在学困生帮扶上老师要多动点脑筋...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