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特色抓创新 普法宣传全方位 西安市周至县“七五”普法有声有色

西部法制报 2019-12-03 01:52 大字

为了全面落实“七五”普法规划,西安周至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充实了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普法单位也相应调整充实了普法领导机构,从组织机构上加强了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使各级普法组织机构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完善,形成了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了全县法治建设工作。

深入开展法律“六进” 加强普法重点人学法用法

县委依法治县办多次组织党员开展法治教育工作,加大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突出宣传党章,坚决维护党章权威,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以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为重点,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守法普法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

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党委中心组每年组织党委成员学法4次,领导干部釆取自学和统一组织法治讲座的形式进行普法;举办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学法考试,提高了全县领导干部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能力。

把“法律进学校”活动落到实处。为加强学校法治教育,全县185所重点中小学校配备了法治副校长,基层学校配备了法治辅导员。涉法单位以校园为平台,创建了5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了学校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做到了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

引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自觉学法用法。“七五”普法期间,全县开展了法律进企业活动,县司法局联合经贸局、安监局深入集贤产业园各企业,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治培训、发放普法宣传资料等形式,突出宣传宪法、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重点宣传打击非法用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违法行为,增强企业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能力。

抓好对村民和流动人口的法律知识教育。周至县坚持“以乡镇为主导,村居负首责”的普法机制,重点加强对农村“两委”干部和农民工的法治教育。根据全县农村实际情况,宣传部门编印了《农民法律知识100问》普法读物3万册发放给群众,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做好法律进社区工作。针对社区居民做好普法宣传,重点对社区退休干部、下岗职工、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做好普法工作,提高居民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做诚信守法文明公民。“七五”普法期间,县司法部门在城东社区举行了“迎国庆暨法律进社区”文艺节目汇演,并评选了“诚信守法文明户”,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

因地制宜驱动创新 全面加强普法宣传阵地建设

全力打造法治文化广场。周至县在县城创建了云塔法治文化广场、乐天法治公园,使人们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广济、哑柏、终南、集贤、九峰等镇在镇政府主干道设立法治文化灯箱,既点缀了街景,又传播了法治文化,形成法治文化一条街。

法治文化引领新农村建设。周至县在全县开展农村法治文化建设,以哑柏裕盛、集贤殿镇、西南塬区等为法治示范点,打造“六个一、四个室、二个站”,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融为一体,贯穿于村民自治中,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重点发现培养乡土义务法治宣传员。以终南镇农民吴振峰、退休干部赵俊飞为代表的一批义务法治宣传员常年活跃在基层一线,用通俗易懂的快板语言为群众、游客宣传法律知识,共演出213场次。同时,周至县建立了三支普法骨干队伍和185人的普法联络员骨干队伍,成立了县、镇普法讲师团队伍和200多人的普法志愿者队伍,为普法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了人力保障。何娇记者刘嘉

新闻推荐

陕西首例城乡居民统一赔偿标准机动车事故案宣判

本报讯(记者刘嘉)“一场交通事故,让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有了这笔赔偿款,家里的日子好过多了。国家的政策真的是越来越贴...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