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情倾汉调唱人生 ——记汉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发芸

安康日报 2016-03-23 22:24 大字

[摘要]——记汉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发芸

王发芸,1941年生于安康县,汉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艺60年来,饰演塑造出了一百余个妇女形象,颇受观众喜爱。她先后获得全国及省、地演出奖和导演奖,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本报记者 梁真鹏

人常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别人信不信不知道,反正王发芸是认准了这条道理,她咬定青山不放松,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王发芸是汉调二黄的国家级传承人,著名的汉剧“刀、马、旦”表演艺术家。自1956年开始,她从事汉剧表演至今已六十个春秋,饰演塑造出了一百余个不同年龄、不同身世、不同性格特点的妇女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多次获得全国及省、地演出奖和导演奖,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她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二黄传承人后,虽然年已七旬,作为十年抗癌勇士,为了保护和弘扬汉剧艺术,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仍积极投入演出活动,倾心培养汉剧后继人才,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扎根生活志更坚

1956年正月十五闹花灯玩彩船,年仅15岁的王发芸还在安康西关小学上学,她在金川街扮演竹马《刘海砍柴》中的胡秀英,动作自然,情感丰富,顾盼流连,眉目传情,显露出一定的表演天赋。别人或许是按照一定的程式中规中矩地表演,王发芸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偶尔自觉地加上了一蹦一跳的动作,很有感染力。后来这个节目参加了安康城区表演决赛,得到评委的赞赏,被安康县汉剧团看中,问她可愿意进剧团演戏?进剧团能拥有一个铁饭碗,她当然十二分地愿意。这年5月,她正式走进汉剧团,从此步入汉剧演艺之路。

15岁才进剧团,虽然错过了锻炼身骨的最佳时段,但王发芸不灰心,坚持偷空就练功,暗暗下决心要把失去的东西追回来。同年8月份,南京青年京剧团京剧教练欧阳玉倩的高足张玉昆来安康教授传艺。老师武功套路中的一招一式,又翻又蹦,让学员们目瞪口呆,开了眼界。从此,王发芸天一亮就起床练功吊嗓子、压腿下腰;别人是天没黑就下班回家,她则下班回家继续练到天黑。她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种超强度的锻炼既让大人欣喜,也让大人担心,他们害怕自己的宝贝女儿练坏了身骨,但王发芸硬是咬牙坚持挺着,她似乎要把失去的岁月在勤练苦练的间隙追逐回来,要把不足的戏曲天赋补回来。名师出高徒,短短的10个月的传艺,胜过以往好几年的个人努力,学员们奠定了坚实的舞台表演基础。

家境贫困,加之父亲早逝,母亲多病,王发芸儿时的日子过得很恓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于吃苦,王发芸已经习以为常,为使功力长进快,有时主动让教练加砖,痛得她泪流满面,甚至咬破嘴唇。凌晨要练功吊嗓子,她怕起不来,便把线绳子一头绑在自己头发上,一头撂在窗外,让早起的师姐师妹拉醒她。晚上戏毕卸装时,她腿上绑沙袋,手捧盛满水的碗,在台前跑圆场,练云步快走。有时剧情需要搏打,她的腿被打肿甚至流血。就这样,年复一年,锲而不舍,她的演技水平不断提升。她擅长扮演巾帼英雄或小家碧玉等善良妇女悲喜剧人物。不少演出,无论剧情的喜怒哀乐,她都能进入角色,让观众触景生情,淌下热泪。

带着勤苦家庭的教养,加上个人的勤奋磨炼,又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领悟力,王发芸主攻戏曲“刀、马、旦”及“花旦”行当的刀、枪、剑、鞭,把子功程式、趟马、起霸、手帕、扇子、云帚等程式和基本功,在戏曲表演中娴熟运用且推陈出新,她能根据人物个性及所处的环境,在戏曲程式运用上取得突破,最大限度地开拓人物个性的深度,表现人物细腻的内心世界。

扎根生活和艺术的沃土,艺术之树才会常青。1960年是王发芸大红大紫的一年,也是她艺术追求发生质的转变的一年。她在汉剧表演中如鱼得水,进步很快。先是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参加全省中青年演员汇演,扮演汉剧《梁红玉》中的“秋菊”一角,荣获青年演出奖。还演了一个《智破天门阵》中西夏的雅兰公主,这个戏,把穆桂英由通常的武角改成文角,是《智破天门阵》,不是《大破天门阵》,因为有一个师姐演过武角的穆桂英,根据她的嗓音导演改为文角。王发芸饰演雅兰公主的这个戏在省上打响,被著名表演艺术家、全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看中,收她为徒。尚小云原来在西安菊花园住着,她们团每次去也在菊花园住着,能近距离地跟尚小云先生接触。拜尚小云为师后,她又多次求教于京剧表演艺术家徐碧云,潜心学艺。同年,因其艺术成绩突出,被评为陕西省劳模,并录入全国名人录一书。

艺术的追求无止境,早出成绩的时候更应该戒骄戒躁。1981年,王发芸主演的传统武打戏《扈三娘》,剧本选材《水浒传》,反映的是水泊梁山英雄们为了打富济贫,除暴安良,在破祝家庄前,斩其一翼,力夺扈家庄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一场激战,刀光剑影,目不暇顾。扈三娘虽然骁勇无比,恃才傲物,终被梁山英雄林冲生擒,破庄全胜告捷。观众对安康县汉剧团的演员深厚的武打功底,娴熟的翻跌技巧,报以热烈的掌声,众口一词的夸赞《扈三娘》的演出,夺了这次会演一的“萃”。“萃”在哪里?萃就萃在演员扎实的基本功上。如果单纯看剧本,定会感到《扈三娘》平淡无奇,兴味索然。可是看了立在舞台上的《扈三娘》,人们被王发芸精湛的表演,富于性格化的“走边”身段,难度较大,极端惊险的刀枪把子和干净利落、不同一般的“下场花儿”所吸引。全剧演出五十多分钟,而王发芸的戏几乎占去四十分钟。且载歌载舞,唱打并重,毫无间断,连喘气的机会也没有,而她竟表现得应对自若,不显气喘,自然轻松。如果没有深厚过硬的基本功,是很难拿下来的。难怪人们把《扈三娘》视同《挑滑车》,称之为刀马旦的重头戏。该剧是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中唯一获得演出一等奖的折子戏,主演王发芸同时获得陕西省个人特别贡献奖。王发芸演杨排风,传统的安排,杨排风是伴随着汉调踩着碎步走上台的,她却在上舞台时是踩着鼓点带着武打动作上场的,观众们看了都觉得新颖而充满现代气息,很是认可。在演《穆柯寨》时,穆桂英初见杨宗保时的心动和泼辣、活泼倾慕的情感,以及羞涩胆怯的戏份,让她在演出中拿捏得合情合理,惟妙惟肖,直抵人心。师傅们说,“发芸演戏,包包盐是咸的,越嚼越有味。”1984年7月,王发芸正式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成为安康汉剧团最早的国家级表演艺术家。

舞台没有小角色

在汉剧舞台演艺生涯中,王发芸时刻牢记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用心去思考去扮演角色,逐步具备了较高的艺术理解、领悟和表演能力,积累了一定专业知识和舞台经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丰富发展汉剧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演出汉剧之余,她也转战现代戏及小品演出,并且在全国和省上多次获奖,成为获奖专业户。1979年,《红珍珠》赴省上会演,获国庆献礼奖。1981年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她随《扈三娘》赴省城演出获一等奖,同年,还荣获陕西省个人特别贡献奖。1989年,在陕西省中青年演员大赛中,她演出汉剧《穆柯寨》再获一等奖;同年,现代戏《马大怪传奇》参加省第二届艺术节,她荣获艺术节金奖;次年,该剧赴京参加第二届中国戏剧节她又获优秀演出奖。1992年,她演出的小品《近水楼台先得月》获国家保密局、文化部优秀演出奖。

演龙套不上心,永远都站不到舞台的中央。但著名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却不这样认为,他曾说,戏剧舞台“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王发芸把它视为演艺生涯的金玉良言,在舞台上从来不把自己当作“大牌”“腕儿”看待,剧情需要什么就演什么,她觉得每一个角色都是一种尝试,都是一个探索。1986年,年过45岁的王发芸扮演《七人贤》一剧中的凤姐,此角只有八九岁,角色反差年龄差别之大,极具挑战性。她接到任务后,二话没说先研究剧本,了解角色的身份、性格及与剧中人物的关系,再从现实生活经验对其进行补充完善。她硬是突破了年龄的巨大差别,在化妆和人物把握上,把天真无邪的凤姐演活了。凤姐的父母被害,在后婆家挨打受骂,不可能有儿童的天真活泼,她便决定此角不宜走旦角的台步。采用现代儿童的步法与戏曲旦角步法相结合的基本表演方式,结果演出效果奇佳。在监牢去看妈妈的一场戏中,没见到妈妈而在等待中的凤姐一会抓石子,一会想妈妈,又是哭又是笑,把小孩子的天真和喜怒无常表演得很真切。在见到母亲手戴镣铐时,她完全用孩子的真情流露,连跪带哭地抱住母亲痛哭不止。在最后一场声讨婆婆的过错时,小孩子不可能专心地去听大人说什么,她处理成一会听,一会自己玩,在适当的时候用手帕叠个小老鼠。此角原来不少人演过,但经王发芸别出心裁的用心塑造,演出后受到很多内行人的称赞:角色虽小,却演得有血有肉,活脱脱就是导演和观众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嘛!

1987年,安康知名剧作家刘继鹏创作的汉剧《板桥轶事》参加陕西省首届艺术节大赛,46岁的王发芸在剧中饰演一位难民。接受任务后,她便开始一心一意地找生活中的模特儿,她坚持认为不能把群众演得像木偶似的。以前,导演安排群众集体说话,集体笑,集体哭。而她塑造的这个难民,孩子多,拖累大是最穷的一户,白天讨饭、晚上住庙,她在着装上找了一件最烂的衣服,头发很乱且有杂草,裤子一高一低,穿着一对露出脚丫的烂鞋。上场时她把角色处理为始终直不起腰,饿得前心贴后心,有气无力,胆小怕事,唯唯诺诺,恶人来了赶快往后躲,全身发抖,总怕别人发现自己,一副呆瓜痴的样子。在饥饿的时候,不顾稀饭里掺和的沙子,她一饮而尽,连碗边剩的几粒米也舍不得,还不住地用手去刮用舌去舔。整个演出中这个角色没有一句台词,而她在自己的发髻上有意无意地散落下的几丝稻草,眼神凄苦,脸面悲惨,孤立无援,活脱脱一个难民的形象,硬是演活了这个角色的精神世界。省上的评委评论说,王发芸一直担任主角,这次能那么认真卖力地塑造一个无台词的群众角色,而且演得有血有肉,形神兼备,为该剧增色不少,应当给予配角三等奖,还鼓励其他演员能像王发芸一样认真对待每个角色。演《太君辞朝》,佘太君领着穆桂英,风风雨雨中“放悲声,哭出了,十里长亭”,王发芸饰演次角穆桂英,她用情去唱,唱中含悲,悲中有忆,让50岁随婆母佘太君解甲归田的失落情绪,在一字一腔,腔腔有情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60岁那年,王发芸在饰演汉剧《柜中缘》中的十七八岁的少女刘玉莲时,她又大胆融入舞蹈等样式,让角色更符合人物特色。

王发芸的汉剧表演艺术,处处洋溢着美,也处处展露着对安康汉剧创新发展、开放包容的精神。在汉剧艺术领域,她大胆地求新求变,创造性地传承发展了汉剧艺术。在她身上,汉剧艺术显现出新活力新气象新境界。她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在艺术上不断超越,惠泽深远。她丰富了安康汉剧的艺术宝藏,更留下了可贵的精神珍存。

德艺双馨夕阳美

王发芸历任汉剧团副团长、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和先进个人。2006年,在她退休十年之际,她被上级批准为汉调二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说:“我酷爱汉调二黄,对我从事的汉剧表演艺术从不后悔。为她付出一生心血我心甘情愿。不管是不是传承人,我都要这样做,把艺术一代代传下去,不能让安康汉剧艺术在我们的手里断代”。

梨园行里有句老话:“宁送一吊钱,不送一句言。”老师怕学生抢了饭碗,夺了风头,多半是要为自己留一手的,因此说戏时总是只鼓励而不提具体意见。但在汉剧团年轻人的记忆里,恩师王发芸从来都是倾其所有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从艺梨园六十载,育得汉剧满园春。在戏剧舞台上,王发芸德艺双馨,探索不止,在人生舞台上,她追求人格提升与完善。演戏和做人,她都强调真善美,追求高远境界,她的气韵与品质,在舞台和生活中,自然而生,浑然一体。

退休不退志,退休不褪色,王发芸决心把传承人的工作做好做活,她战胜了身患绝症的病痛,不遗余力地为汉剧培养人才,扎实细致地做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工作。她主动带了五六个徒弟,给年轻的演员排导《杨门女将》等十多个戏,对她们的基本功训练和舞台演出悉心指导。王发芸的双馨徳艺,在夕阳美中继续熠熠生辉,闪现着传承汉剧艺术的美丽光彩。

致敬安康文化名人

新闻推荐

帮贫记 ——记汉滨区茨沟镇瓦铺村第一书记孙昉

——记汉滨区茨沟镇瓦铺村第一书记孙昉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