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15,新常态下我们扬帆前行!——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解读

咸阳日报 2015-01-16 22:59 大字

茯砖茶产业快速发展。 李军朝 摄

工业经济发展成为稳增长的主抓手。(资料图)

本报记者 孟利明

核心提示:

1月9日,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召开,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会议,是承上启下的战略部署,更是鼓舞激励的动员,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刻,我们有哪些机遇和挑战,咸阳市委、市政府将在哪些方面给大家带来利好,未来还有什么工作需要我们矢志不渝地去做……这些都是全市干部群众的一件大事,本报一一解读,让我们共同见证。

201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咸阳市经济运行如激流行舟、逆势前行。

有困难、有机遇、更有挑战,但咸阳人更多的是一种努力和拼搏,这种状态,是我们骨子里特有的品质,更是我们面对千难万险的态度。

2014年: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成为咸阳最齐整、最响亮的战斗口令和行动步伐。

让我们欣慰的是,咸阳主要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前列!预计生产总值增长11%,成功跨过2000亿元大关。

利好消息接踵而来:非能化产业产值增速高出能化产业6.1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5.3亿元、同口径增长16.2%。这表明咸阳的结构调整成效初显。

老百姓感受最深的是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改善。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80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9605元、增长12.5%。

一串串数字背后,是咸阳市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系统化思维,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促开放、优环境、惠民生等重大举措的最好回应。

2014年,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这种考验是前所未有的,咸阳市把工业作为稳增长的主抓手,突出稳产促销保市场,及时出台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工业发展和非公经济两个"1113"工程,建立担保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支持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强化工作指导,分区域约谈督导,认真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工业增长止跌回升。

咸阳是农业大市,这种基础地位无可动摇,而且发展现代农业是最强大的引擎。去年,咸阳市狠抓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2家。预计全年粮食总产183.5万吨,超额完成省上下达任务。投资10亿元的双汇冷鲜肉深加工项目进展顺利,为畜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泾河东庄水库项目获国家正式批复。

服务业有了大的提速和提质,尤其是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速,苏宁云商、西域美农等一批电商企业成功入驻,当当网项目签约,武功成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全市电子商务营业额达到60亿元。以袁家村、马嵬驿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极具人气,彬县大佛寺石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新增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投资是发展的引擎,2014年,咸阳投资50亿元的煤制乙二醇项目、投资25亿元的正泰电气西北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全市15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6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25%。其中5个省考项目完成投资78亿元,占年计划136%。投资130亿元的华晨汽车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即将动工,全市共引进合同项目251个,实际完成投资超过750亿元。

城乡深度融合,一体化格局显现。文兴路、秦皇路等一批重点道路改造项目顺利完成,西咸北环线主体基本完工,咸阳湖二期工程启动。新增100辆公交车和1000辆公共自行车,着力缓解群众出行难问题。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六个一"信息惠民工程,咸阳市进入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咸旬高速建成通车,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面对环境的突出问题,咸阳市铁腕施治。在"治污降霾·保卫蓝天碧水"行动中,咸阳总投资12.1亿元的13大类400个污染治理项目完成260个。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85个项目全部建成,渭河水质明显改善。在全省率先划定城市高污染禁燃区域,拆除了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的太西化肥厂。启动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完成营造林38万亩。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216天。

在财政比较困难、支出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投资100亿元的35件便民惠民实事基本完成。坚持以就业促增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

深化改革,内生动力加速释放,完成了48个市级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任务,取消76项,下放35项,精简率36.6%。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基本完成。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65万户,增长22.9%,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0.8%。

这是全市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有市委、市政府殚精竭虑、运筹帷幄的担当,这些成绩的取得,足以使我们振奋。

2015年,咸阳进入新常态

2015年,咸阳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这就要求我们从咸阳市情实际出发,科学研判当前形势,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稳增长,无疑是关键。所以咸阳市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中提质。无论是稳增长还是调结构,工业都是重要的基础和支撑。要继续以两个"1113"工程为抓手,突出产业优化升级,强化集群集聚发展,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打造竞争新优势。围绕调优扩大存量,着力稳定工业增长。发挥骨干企业的生力军作用,积极落实供电供气直接交易等便利政策,力争大企业大集团实现产值1050亿元以上。同时,坚持大项目支撑,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在此基础上,还要狠抓平台建设,打造板块经济。加快"两区一基地三园区"规划建设步伐,运用市场化手段筹集资金,全力推动优势资源、要素、产业向园区集中。围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县域工业集中区标准化厂房和创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增长极。

着眼于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生态观光农业转变。按照稳粮、优果、扩畜、增菜的思路,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制订实施果品更新换代计划,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坚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积极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是现阶段咸阳做大做优增量、优化产业结构的首要选择。

2015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安排100个(不含西咸新区),总投资2693亿元,年度投资55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52个,年度投资336亿元;新开工项目48个,年度投资216亿元。要全力推进88个重点前期项目,确保早日进入市级重点项目盘子。,

以提质增效为导向,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是咸阳谋求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大力发展服务业成为重要一步,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实施《振兴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动服务业拓展领域、优化结构、提升水平。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电子商务产业。围绕构建制造业、大宗商品、农产品、保税物流四大体系,加大外向型龙头企业引进力度,着力打造大西安物流基地。做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旅游和文化产业。培育新的消费业态。

在当前市场、环境、要素约束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改进招商引资方式,严格执行"五个不要"负面清单,着力在招大引强上下功夫、求突破。

要认真做好产业链完善和产业集群培育这一"规定动作",围绕打造六大板块,坚持跟踪服务机制和季度协调会制度,确保63个签约未开工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继续深化投资发展环境专项整治,坚持二十个平静工作日制度,严肃查处典型案件,坚决斩断伸向企业"吃拿卡要"的黑手,让投资商和创业者在咸阳安心、顺心发展,迅速成长壮大。

着力促进科技创新,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为抓手,认真落实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12351"科技创新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引进具有市场潜力的龙头企业,在存量和增量上同步做文章,全力推进技术成果转化、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快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步伐。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龙头,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开发强度和产业布局是重点。深入实施主城区改造提升"3+6"工程,强化资金保障,抓好年度重点城建项目,加快咸阳湖二期、市民文化中心和奥体中心建设。加大主要街区立面整治和设施改造力度,加强地标性建筑、特色街区的规划建设,提升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彰显城市人文内涵。深入推进多城联创,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坚持以特色产业为引导,以创业增收为动力,完善各项规划,落实专项资金,加快21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4个传统民俗文化村和16个农村改革示范点建设,年内农民就地市民化14.8万人。

改善环境质量是生态文明的根本。

2015年,咸阳市将强力推进"治污降霾·保卫蓝天碧水"行动。按照"生态、景观、安澜"的要求,启动实施新一轮渭河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重点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扎实推进气化咸阳,加快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今年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要达到80%、县城达到60%以上。加强重点行业治污设施提标改造,10月底前,全市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完成脱硝工程。同时,狠抓资源节约和淘汰落后产能。坚守耕地红线和水资源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四条红线",集约节约用地,扎实做好节水、节能工作。

经济减速、结构调整、改革深化,与民生实事休戚相关。

无疑,这就要求咸阳市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着力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办好30件便民惠民实事,注重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问题、具体问题。

改革创新是引擎,释放活力是关键。

我们必须做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镇村综合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断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深入推进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加快网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打造更加宽松、高效、廉洁的发展环境。

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行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四合一"审批办理,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强化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建立"集中统一、分类监管、授权明确、权责一致"的国资监管体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实行政府收支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规范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定向减税措施,加快消费税、资源税、房产税和营改增试点步伐。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力度,实行项目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逆势前行,我们在路上。满心希望,怀揣梦想,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次咸阳的实践探索之路,更是480万咸阳人民的梦想之路!

扬帆,咸阳的大船在2015年启航!(B)(12)

迎接新常态 实现咸阳梦

可以说,六届十次全会,是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心聚力、鼓舞干劲的大会。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应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所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新常态定位咸阳发展,始终保持永不变色的政治定力,敢闯险滩的改革勇气,担当进取的务实作风,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激发新活力、增强新动力、构建新体系、培育新优势。

此次会议传递出一个关键性的发展命题:即如何面对新常态的问题,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把握新常态,对于咸阳而言,关键是把握好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提出的新挑战、孕育的新机遇。

必须明确: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起步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做好新一年的工作,事关顺利建成“四强三领先”西部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

这就要求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发展速度的波动、发展趋势的演变、发展动力的转换,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始终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战略上保持清醒,有定力、有耐心,战术上综合施策,有创新、有作为,坚定不移推进“六个发展”,在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补短板、防风险、惠民生上下功夫,奋力书写新常态下咸阳经济腾飞的新篇章,迈出建设“四强三领先”西部强市的新步伐。

新闻推荐

肇事逃逸“监控”锁定嫌疑人 福银高交大队破获一起交通案

本报讯(记者沈广睿)山东大货车变道不注意观察正常通行后方车辆,将周某驾驶的鄂FG0197本田车擦挂后,感觉损失不大,怕对方索赔麻烦,便心怀侥幸驾车逃逸。不曾想,躲逃十日的肇事嫌疑人攸某最终还是被市公安...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