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家李翰迪
李翰迪正在作画
本报记者 杨波海
深秋时节,秦都区钓台办王道村街道两旁的柿子树上挂满了火红的果实。李翰迪的家是临街的一栋二层楼房,走进去,穿过一楼大厅,客厅通向后院的走廊两边摆满了一幅幅画作,全是黑白水墨画,画面上皆是马,或单骥飞奔,或群马奔腾,给人以强烈的动感、力感和感染力。这些画作都出自于李翰迪笔下。
李翰迪就是王道村人,出身于农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又不同于普通的农民。他当过兵,能写文章,会作诗,会画画,大半生在文化的旅途上苦苦追寻,且矢志不渝,境界日新,走出了独具特色的人生风景线。
李翰迪生于1964年,属龙,从小就喜欢文字和笔墨,父母常给他灌输“穿皮鞋、戴手表”的公家人生活,意在希望他跳出农门,但他不以为然,对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很不感冒,觉得不自由,也很难快乐,仿佛只有写作画画才是他感到最自在最惬意的事。十九岁那年,李翰迪当兵,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基地担任文书,管理阅览室,从事宣传报道,连续几年评比,他的新闻发稿和宣传橱窗都是第一。当兵第二年,他就入了党。
1987年底,李翰迪复员回家。1989年,他被西安的文化艺术报聘用,做内务和记者,曾给陈忠实写过长篇通讯。这期间工作之余,他不用电脑,不看电视,一门心思只有画画,但月薪只有40元,无法养家糊口,只干了四五个月就回到了咸阳。无奈之下,他做了人力车夫,蹬三轮车拉人挣钱,但他依然放不下他的画画,挤时间在韩舒柳老师的西部画院学画,常常在路灯下等人时,他就拿起画笔坚持画速写,或临摹别人的画作。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他能画画,有人就请他给农村送亡人的棺罩上画“八仙过海”等,慢慢地他就熟悉和掌握了油漆画的技艺,随后也就逐渐掌握了墙壁宣传画、广告画的画法。
也正是一次李翰迪给棺罩上画画的现场,一位先生看上了他的手艺。先生当时正在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包活儿,当即就介绍他结识了机关幼儿园的陈园长,并被邀请去给机关幼儿园画宣传画。那天,李翰迪在机关幼儿园的墙壁上画了一幅活波可爱的娃娃头,惹得行人驻足观看,啧啧称赞。恰好市上正在这里举办幼儿园园长培训,接着便是园长们纷纷邀请他去画画。从此以后数年,咸阳市区和周边农村的许多幼儿园的墙壁上,都留下了他的画作。
有着强烈艺术追求的李翰迪绝不仅仅满足于此,他说:“画墙壁画仅仅是个饭碗,绝不是我的艺术归宿。”从2004年起,他就有了画马的想法。当时他在偏转幼儿园画壁画,去市图书馆阅读美术杂志,看到画马的作品,一时激动不已,就有了画马的冲动。仿佛他的天性就爱马,一见到马的形象就热血沸腾。为了画马,他曾跑到内蒙、关中牧场去寻马、写生,一天就能用完一支中性笔。马在前面跑,他在后面骑着摩托追,不慎跌伤了腿,至今右腿上的伤痕依稀可见。大雨天,他在牧场用三脚架支着伞写生画马。
写生的同时,他大量临摹画马名作,吸收名家的画法。他对徐悲鸿的马画作品,天天临摹,一幅临摹不下几十遍,以此掌握其独有的水墨语言符号,从求法、守法,再到弃法,逐渐掌握其笔墨技法。他还从张旭、怀素狂草中寻求大写意的笔法,从临摹草书中提升线条的质量。他同时很注重理论修养,一部三卷本的《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已让他翻阅得卷了毛边,字里行间处处有他的批注,他说,画画最根本的是画外功夫,必须以深厚的传统文化积累作为奠基。
采访完毕,李翰迪说要现场画马。他即刻在宽大的画案上铺开一张六尺整宣,只见他提笔点墨蘸水,叉开双腿站立,举笔凝视纸面,突然间躬身伏案笔落纸面,几笔反转勾画涂抹,一幅马头已跃然纸上。他倾全身之力,走笔迅疾如风云,奋笔挥毫若奋蹄,不正是一匹奔腾的骏马吗?而他画笔下飞驰的骏马,不正是他精气神的写照吗?(B)(11)
新闻推荐
如今不再是赵银凤(中深色西装)一个人奉献爱心,而是一个团队。本报记者马沅聪给贫困山村、灾区捐献衣物20多万件,给需要帮助素不相识的人捐款近万元,从2006年开始,她用自己最朴素的方式去救助弱者,始终怀...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